中小银行IPO重启 159家上市公司“搭车”受益
权威渠道透露,中国证监会已草拟中小银行上市标准,并征求了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的意见,有望在时机成熟之际发布。时隔四年的中小银行IPO一旦重启,一场场造富大戏又将陆续上演,持有中小银行股份的上市公司们在这场盛宴中将是一个庞大的受益群体,目前共有159家上市公司持有这些非上市银行股权。
根据草案,证监会将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上市数量有所控制,近几年拟安排中小银行总数的20%上市。而截至目前,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的中小银行共有11家,分别是杭州银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东莞银行、徽商银行、锦州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及成都银行等。
根据上市公司最新年报显示,沪深两市共有159家上市公司持有非上市银行股权,已“排队待发”的15家银行中,前期有投资的上市公司共有73家。其中,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股东名单中上市公司的数量最多,分别有26家和20家,其余银行前期“潜伏”的上市公司数量均不超过5家。
而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民生银行对中小银行的股权投资最为热衷,其共持有18家村镇银行股权,而且持股比例大多在50%左右。
中小银行IPO一旦开闸,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将饕餮一场资本盛宴。早在2007年,这“隐性”造富已在城商行上市第一梯队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身上显现。例如,2004年杉杉股份以1元/股的价格认购当时未上市的宁波银行定增股1.5亿股,目前该股份已通过分红送转等增加至1.79亿股,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6.21%。当前宁波银行股价为10.58元/股,若杉杉股份以此价格清空所持股份,那么将给其带来17.44亿元的投资收益,这是杉杉股份去年净利润1.53亿元的11.4倍。(大众证券报)
中小银行IPO有望近期开闸 证监会已草拟上市标准
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证监会已草拟中小银行上市标准,并征求了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的意见,有望在时机成熟之际发布。
根据草案,证监会将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上市数量有所控制,近几年拟安排中小银行总数的20%上市。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48家城商行和43家农商行,其中在不同场合提及有上市意愿的银行机构已超过40家,接近20%的规模。
自2007年宁波银行(002142)、北京银行(601169)、南京银行(601009)首批三家城商行上市后,城商行IPO已搁浅四年有余,一大批中小银行等着上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杭州银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东莞银行、徽商银行、锦州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及成都银行等在内的11家城商行已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此外,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4家农商行也在会审核。
消息人士透露,按照相关草案,监管机构对于拟上市的中小商业银行将重点考察四个方面:银行资本构成的稳定性、资产质量对资本的影响以及银行补充资本能力;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性,监督、激励和内控等机制完善性;银行不良贷款变动趋势、抵押贷款等管理现状对银行整体资产的影响;银行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稳定性以及当地外在风险对银行经营的潜在影响。此外,监管机构非常关注银行的监管评级指标,但对跨区域经营条件约束较为宽松。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对保荐机构做出了相关规定。保荐机构需就中小商业银行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履行严格的核查论证程序。
据悉,发行上市标准需满足以下条件:最近三年银行业监管部门监督评级的综合评级结果为3级以上;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主要风险监管指标符合《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最近一年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最近一年的不良资产贷款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最近三年内无违反法律法规或监管规定受到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等等。
监管日趋严厉IPO格局生变 赚钱效应弱化
“过去可能一个项目上市翻5倍、10倍甚至是几十倍,我们有案例甚至翻到100倍以上的,但是现在可能只有1、2倍。”东方富海总裁程厚博感慨说,整个市场的资本红利越来越少。作为一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0亿元的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东方富海自2006年成立以来投资项目超过100个。然而,市场形势突然生变让程厚博们感觉到阵阵寒意。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创投行业境内IPO退出账面回报倍数呈现下滑。清科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2家上市企业仅为背后支持的VC/PE带来4.24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此前,在2011年上半年及2010年,月平均7-8倍甚至动辄上10倍的回报水平也屡见不鲜。
此前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创业投资机构对拟上市企业项目拼抢激烈,相互哄抬价格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一级市场项目入股市盈率节节攀升,入股市盈率十几倍乃至数十倍的不在少数。程厚博对此深有感触:“之前有个项目,老板跟我关系很好。两年来,我一直帮他准备各项上市事宜,在去年的一次增资中,他提出要20倍的市盈率,所有份额很快就被抢光了。我只好放弃了。”
其实不只东方富海,深圳市同威创投也有类似遭遇。总裁刘涛谈起同行的“血拼”时也愤愤不平:“我们原来有一些项目合作得很好,后来却遭遇同行的狙击,他们以高价把我们的项目拿下,涨价50%或者1倍,我们只能选择放弃。”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发生的比较多,去年由于市场估值下降争抢项目现象稍有好转。“希望同行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联合投资,而不是大家PK。”他表示。
然而,这些高价哄抢得到的项目可能就要面临资本市场“泼冷水”。从去年开始,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拖累了一级半市场的询价,新股发行市盈率逐季下行,到目前大都回归到较低水平,部分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甚至低至十几倍。“这意味着,一些创投机构此前高价储备的项目即便上市之后仍有可能面临亏损。”一位创投业界人士说,随着新股发行改革的推进,这种局面还将维持较长时间,未来有可能会死掉一批机构。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退市也可能威胁着创投业机构管理的财富。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经正式出台,而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对于PE/VC行业来说,即便所投资的项目成功上市,若该企业存在经营不善、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将面临退市惩罚,作为投资机构可能还没有来得及退出就遭遇资金“沉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优质的上市资源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创投风险越来越大。
“退市制度完善有利于改变创投行业浮躁的风气。”深圳创投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认为,退市制度的出台将倒逼投资机构对所投资企业做充分的尽职调查,更加注重企业的规范运作、持续创新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创投公司真正监督和参与企业日常经营运作,“而不再是简单地‘募资-投钱-退出。
“账面浮盈税”传闻才刚在创投业引起一场地震,“备案制指引细则”的消息又引起一波海啸。IPO新规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税收政策有变、行业监管趋严,一道又一道“紧箍”砸向过去几年“闷声发大财”的创投行业。
多位创投业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监管政策日趋严厉、IPO退出渐趋困难、一二级市场市盈率趋于相近,创投业过去简单的“融-投-退”盈利模式将不复存在,要想在变局中生存下来,需改变思路。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