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新面孔
世界上许多主要央行正在经历领导者的变化。黑田东彦上任日本银行行长,他面临着结束日本二十年经济停滞的艰巨任务。加拿大银行现任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将于今年7月出任英格兰银行行长,现在已经让英国货币政策争论感到了他的存在。在美国,人们预计伯南克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在明年1月结束,并且已经开始猜测他的继任者。在世界领先经济体中,保持不动的只有欧元区和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变。德拉吉出任欧洲央行行长才一年左右。
二十年前,如此变化大概只能引起银行家和商界人士的注意。但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重振和维持经济增长以及欧元区避免金融崩溃的需要,让主要央行采取了更激进的货币政策,包括量化宽松(QE)等非常规手段。结果,央行行长的名字家喻户晓,一些人甚至还获得了绰号,比如德拉吉被称为“超级马里奥”。
成为新显贵也迫使一些央行行长重新评估他们的决策过程。在日本,日本银行流出的某次政策会议的记录罕见地让人们得以一窥其活动。类似地,美联储今年3月利率制定会议记录提前一天遭遇意外泄漏,包括银行高管和银行游说者在内的100多人提前获知,引起了人们关于美联储如何控制保密信息披露的质疑。
事实上,自2008年将名义利率降至近零水平、成为首个采取QE的央行以来,美联储被越来越多的人紧密观察。为了降低借贷成本,美联储从市场上购入长期资产,将流动性注入金融系统,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此后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今年4月初,日本央行宣布了最激进的债券购买计划,承诺在未来两年中向经济注入1.4万亿美元以实现2%的目标通胀率。这一货币政策就像是打鸡血,对于制造通胀型货币创造的反对者来说,这无异于玩火。但对于与通缩搏斗了数十年的日本来说,这一风险值得承担。黑田东彦的举措能否提振国内消费和投资还有待观察。
非常规手段只是范围更广的货币决策变化的一部分。除了更激进、更扩张,货币政策还越来越多地与财政政策互相纠结。这在日本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日本,货币政策是首相安倍晋三的经济战略——即“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成分,意味着政府和央行之间的合作。
非选举产生的技术官僚向选举产生的政客低头,这是否破坏了央行的独立性?极有可能日本是一个例外,名义利率处于零区间的约束最终要求另辟蹊径。但是,在欧洲,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批评欧洲央行采取“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是僭越,德拉吉想通过该计划兑现其捍卫欧元生存的承诺。
结果,过去纯属学术讨论的货币政策角色,以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问责性问题成了广义政策争论的常规话题。但是,央行政策不应该尝试一刀切的解决办法,而应该致力于在正统货币政策框架内(即围绕货币稳定和独立性)发展个性化办法。比如,美联储的要求规定价格稳定必须明确与积极支持GDP和就业挂钩。只要政客坚守不干涉(至少不公开干涉)规则,央行便不会被人认为屈从于政治利益。
日本央行通过证明激进货币创造是对抗通缩的合理方法,打破了此前货币政策神圣不可侵犯的惯例。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动作,让货币政策成为基于不同政策领域和相关机构协调合作的全方位经济战略的一部分。
这种一体化方法在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紧密相连的国家或许会见效,它能确保政策及时、有序地实施,同时防止消极溢出效应。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其对货币政策以及央行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已十分明显。我们希望卡尼能跟随这一趋势,挑战英格兰银行的传统智慧。积极而多样的货币政策时代或许已经开始,并能让所有人获益。(宝拉·萨巴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