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大军”日益壮大 中国或暂不跟风

2013-05-13 08:18    来源:东方财富网

  在过去的十余天里,全球各地央行掀起了新一轮降息潮。在美国和日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宽松“大军”。

  5月2日,欧洲央行宣布主导利率调低25个基点至0.5%,边际贷款利率调低50个基点至1%;5月3日,印度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年内第三次下调);5月7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基准隔夜拆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5月8日,波兰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月9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0%。

  韩国“被迫”加入降息大军

  在上述几个国家中,韩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并未在市场意料之中。

  韩国央行意外降息主要是受其高涨的失业率和低靡的经济增长率所影响。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的失业率增加至3.5%,创下2012年2月以来的新高。3月,韩国的失业率降至3.2%,但仍在高位徘徊。

  韩国与日本同为出口导向型国家,二者出口商品门类相似,在国际市场上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在日元大幅贬值之后,很多日本企业士气大振,扭亏为盈,而韩国企业则成为日元贬值的最大受害者。

  为抵御日本量化宽松对韩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4月16日,韩国宣布推出172亿美元(19.3万亿韩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帮助因日元持续走低而倍感压力的韩国出口商渡过艰难时期。

  时隔不到一个月,韩国不得不再次出手提振经济。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Kim Choong-soo)在决议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本来不赞成降息,但日本货币宽松政策对韩国产生的大幅冲击使得他不得不做出调整。

  此外,韩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给了韩国央行适当的降息空间。

  自今年1月以来,韩国的CPI指数升幅均小于预期。4月份韩国的CPI指数同比上涨1.2%,但环比下跌0.1%;当月核心CPI指数同比上涨1.4%,但环比持平。

  中国短期内或不“跟风”

  全球各地央行“开闸放水”,新兴市场国家如何防止本国货币升值,热钱流入?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颇受关注。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跟风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通胀的反弹也不排除下半年还能见到加息。

  为应对热钱流入压力和央票集中到期,5月8日,中国央行重启了91天央票询量,本期发行量100亿元,为2012年以来首次。尽管规模不大,但可以看出央行决意回笼流动性的政策不放松倾向。

  虽然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不佳,但依靠降息提振经济治标不治本,况且,7%左右的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高区间,是否真的需要降息来提振经济仍有待商榷。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将成为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中国央行不会加入降息行列。

  在上周全球降息风潮一浪接一浪之时,5月9日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的英国央行却“岿然不动”。不过,英国央行此番决议实则早在市场意料之中。鉴于今年第一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3%,避免了第三次经济衰退,而3月英国通胀率为2.8%,仍高于央行设置的2%的通胀目标,英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体团队预计,在今年英国央行新任行长马克·卡尼上任之后,英国央行可能会有进一步宽松动作。

  新一季全球大宽松开幕?

  今年3月,摩根士丹利曾经预言全球将迎来“第三轮货币大宽松”(第一轮是指2008年至2009年的大宽松;第二轮从2011年年底开始,2012年加快了步伐).

  当前,摩根士丹利认为,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其全球经济体团队预计,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波兰央行、匈牙利央行、土耳其央行、以色列央行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而俄罗斯央行则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Joachim Fels认为,大多数央行仍倾向宽松。有鉴于此,在增长或通胀意外下行的决定性因素作用下,会有更多的央行采取行动增加宽松。

   (赵志芳)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