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中心移师亚洲?
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新变化。随着国际各经济体自身实力的此消彼长,亚洲新兴市场正一步步被推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IMF今年1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显示,2013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前景持续良好,GDP增长率为7.1%,料高于全球新兴市场均值的5.5%。2014年该地区经济年增长率预计为7.5%,高于全球新兴市场均值的5.9%。报告同时强调,作为主要增长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需要重建政策回旋空间,“必须兼顾外部下行风险与国内经济失衡加剧带来的风险”。
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软,由于长时间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国复苏迟缓的影响,亚洲地区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下滑压力也十分明显。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体竞争力2013年度报告》中显示,2012年上半年,整个亚洲地区的实际GDP同比增长率平均为5.5%,虽然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亚洲经济的主要动力——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势头减弱,这也给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一些阻力。
尽管如此,新兴经济体的总体表现好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当全球央行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整个亚洲良好的债务状况、温和的物价压力及积极的创新活动使得亚洲经济的增长活力如常。评级机构惠誉(Fitch)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展望大致为稳定。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发展2012展望》也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2013年经济增长为6.6%,通胀预计徘徊在4.2%左右。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作为快速增长的东南亚经济体正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东南亚强劲的私人消费和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可以平衡印度经济的弱势。
较为轻松稳定的大环境也使得亚洲新兴市场的投资前景可观。国泰君安期货宏观及股指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衰退,以及美国多次量化宽松所带来的通胀隐患,亚洲新兴市场更值得投资者关注。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去年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债券价格走高,该市场债券具有不俗投资价值;但基于对亚洲经济的预判,未来的通胀压力将引发利率走高,中长期投资者或许更倾向于抛售债券,转向股票市场。
随着近10年来亚洲新兴市场国家GDP的飞速增长,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制造能力的逐步强大,尤其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较平稳度过,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世界经济对亚洲这个发展中大陆的倚重不断增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以“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奉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不断调整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方式,一举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近二三十年来,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中国经济实力的爆炸性增长,印度、印尼、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崭露头角,亚洲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去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下一个十年:亚洲”专属国际研讨会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泰国首席代表路易斯·布鲁尔表示,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亚洲国家有望贡献全球GDP总量的50%。届时,亚洲将凭借更加强劲的内需成为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和减震器。
此外,亚洲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的重要流入地,消费者的力量也正从传统的欧美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其蕴含巨大的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商机自然不可小觑。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纷纷大幅增加在亚洲新兴国家的投资。王勇峰表示,中国、印度都是比较值得投资的国家。“人口红利”正在向印度转移,印度在未来20年将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庞大的年轻劳动人口规模将会带动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增加,也将大力推动印度经济的繁荣。
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亚洲国家在快速增长中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开展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推进自身经济一体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间不同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不断涌现。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亚太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合作机制;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一体化、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东盟与中日韩(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外,博鳌亚洲论坛、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3年度报告称,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亚洲经济体之间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保持着稳定的高依存度,且近几年呈现增长态势。这一显著特征是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最近,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正在积极推进,也将使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张华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