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出房屋结构隐患 农村住房建设亟待规范
[编者按]在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推进的同时,当地居民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存在的抗震措施薄弱等问题,也开始引发关注和思考。
相关新闻
雅安地震不改宏观经济步调 重建将推进新型城镇化
市场影响
新希望独损2500万元 8亿资金抢筹10只灾后重建股
芦山地震对保险板块或有短期冲击
螺纹钢:地震短期提振心理预期
地震短线冲击 电力股盈利乐观
芦山地震 医药股四川基建股大涨
抗震概念股逆袭 五角度挖掘灾后重建机会
⊙记者 刘宏鹏 宋元东 田立民 朱文彬
昨日,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进入第3天,各方救援力量抓紧72小时黄金时间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灾区通信等基础设施恢复取得进展。据四川省政府当日下午4点通报,芦山地震已造成173.5万人受灾,已转移安置22.2万人。在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推进的同时,当地居民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存在的抗震措施薄弱等问题,也开始引发关注和思考。
芦山县古城镇张家沟组居民任攀霞一家耗尽10多年积蓄盖的新房,就在此次地震中,成了危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任家的悲剧并非个案。显然,未来如何在建造房屋过程中加强抗震措施,已成为当地居民和有关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没建几年就成危房
昨日一早,记者随雅安预备团救助受灾群众的部队来到芦山县古城镇张家沟组。部队送来了柴油机,为碾米机提供动力。当地群众借此打出新米,吃上了大米饭。45岁的任攀霞却始终愁眉不展:“我家的新房子快塌了,根本不能住了!”
记者在现场见到,任攀霞家的小洋楼位于张家沟一个半山坡上,房屋由两层构成,上下各四个房间,楼房四周墙壁上已经出现裂缝。如果不仔细察看,她家的小洋楼与普通同类住房并无两样。但要命的是,小洋楼右侧前主梁已经断裂,整个房屋已经向这一侧倾斜,房屋四壁布满隐性裂缝。只要稍微再受点力,房屋就有坍塌的可能。
“这房子再也住不成了。”谈话中任攀霞喃喃自语,显得忧心忡忡。“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顺手拿了件衣服就逃了出来,以后再也不敢进到屋子里去。”
任家的这座小洋楼是“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建的新房。2009年,任攀霞和丈夫任建决定拿出多年积蓄的18万元,与自家兄弟一起,从附近农村找来私人包工头,建起了这座在当地还算洋气的新房。整幢楼房包括装修花费超过30万元,耗尽了全家10多年的积蓄。任攀霞夫妇以前长期在家务农,后来两个女儿读书,两口子几年前开始到成都的工厂打工。目前两口子辛苦一个月,省吃俭用下来能积累3000多元——其中还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小女儿的学费和家中的开销。任攀霞告诉记者,当初建房的18万元中借了差不多5万元,目前还剩几千元没有还清。
说起房屋的事情,任攀霞现在十分后悔。小洋楼有上下4间房,总计6根水泥浇筑的主梁。当初为了省下几千元,建房时省掉了两根主梁。任攀霞说,如果多加两根主梁,房屋结构将更加坚固,很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当地农村房大多是这么建的,尤其是以前。她当时想到的是,6根主梁已经够用了,而且在他们这里的自建房中算是很结实的。没想到这么一震就面临毁房的危险。
房屋结构存在问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