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品种回归期交所“创新缺口”待更大突破
郑商所新任理事长张凡透露,郑商所期权模拟交易正在扎实推进,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将争取推出期权交易。
2012年倒数第二个交易日(28日),作为典型“三农”品种的油菜籽、菜籽粕(下称“菜籽”、“菜粕”)期货悄然挂牌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这也是2009年早籼稻期货上市三年后,农产品期货品种首次回归正向综合性交易所转型的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
在郑商所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常务副总经理郭晓利介绍,菜籽、菜粕是典型的“三农”品种,“三农”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证监会郭树清主席曾为此多次指出,资本市场要主动贴近“三农”需求,开发出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并要加大资本市场对农业、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
事实上,郑商所在菜籽、菜粕期货的制度设计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如根据菜籽、菜粕市场特点,菜籽将采用“车船板交割+仓单交割”并行的制度,菜粕将采用“仓库实物仓单交割+厂库信用仓单交割”并行的制度;突破了传统农产品期货交割月份离散式的设计模式,而根据现货供给、需求、季节性变化的实际情况,菜籽设置7、8、9、11月4个月份,菜粕合约在常规单月份设置中间加了8月,以保证旺季顺利交割。此外,郑商所还在菜籽、菜粕期货的研发过程中首次引入期货公司全程开展独立研究和合约规则设计。
而在上述新品种上市新闻发布会后不久召开的郑商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研究所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上,该交易所新任理事长张凡强调,期货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之际,不解决正受明显制约的“创新缺口”问题,即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开放等方面创新能力的不足,期货市场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引入市场化研究机制的上述研究所公司,也是继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1年7月成立后,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中已挂牌的第二家独立法人性质的研究机构,但其注册资金远高于前者,且将与新成立的证监会高端“智库”即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开展合作。其研究重点,则除郑商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四个转变”目标,还包括研究以产品创新带动投资者结构优化;研究期货市场与规范的现货市场联通对接,深入融合,构建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研究在新市场环境下的风险管理,切实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
张凡在上述研究所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郑商所期权模拟交易正在扎实推进,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将争取推出期权交易。目前,交易所端系统从交易、结算以及非正常市况应急处理等各项期权功能已经测试完成,与部分会员合作的交易所端和会员端系统联网测试则正在进行。此外,郑商所编制的易盛农产品商品指数工作已经完成,将待适当时机向市场正式发布,同时也将积极开发以该指数为标的的期货产品。(罗文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