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收储暖风乏力 有色金属“坚冰”难融
由于季节性淡季引发国内外库存同步攀升,基建对经济和消费拉动不明显,有色金属收储消息虽然给市场吹来暖风,但难以融化产能过剩及需求低迷的坚冰,沪市金属短暂反弹后或遇阻回落。
11月初市场就传出国家将收储40万吨电解铝和16.5万吨精炼铜的消息,11月12日,电解铝炼厂明确表示,国储将于周三(11月14日)启动首批16万吨的电解铝收储。而通过相关锌炼厂了解到,此次还将收储锌15万吨,包括8个品牌,即火炬、双燕、豫光、葫锌、红烨、红鹭、南华和驰宏锌锗,预计竞价时间为11月中旬。目前唯独铜炼厂还没有接到收储通知,而铜价相对铝和锌走势也明显偏弱。
过剩“坚冰”难融
收储难以融化供应过剩的坚冰。首先,与发达国家重视资源性战略储备相比,我国收储定位主要只是着眼于维护市场而没有突出战略储备特色,还停留在对生产企业和对行业生产能力的保护上,是被动的、临时的决定,属于商业性收储。预计本次收储的铝和锌不会长期储存,最终还是会释放到现货市场。
其次,今年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集体陷入困境,三季度,铝行业净利润亏损28.84亿元,整体毛利率下降4.01%至4.5%;铅锌行业净利润亏损8.42亿元,整体毛利率下降2.21个百分点至8.3%。对铝锌冶炼厂而言,由于下游需求低迷和资金紧张,导致货款回收期延长,而铝和锌收储有望缓解炼厂资金链的紧张,在库存被收储之后,反而会重新加码生产铅锌产品,从而加大过剩压力。
最后从收储量看,此次收储铝40万吨,然而市场连交易所45万吨的显性库存都难以消化,何况还有高达100万吨的社会库存和超过50万吨的炼厂隐性库存呢?相对于170万吨的月度产量、1800万吨以上的年度产量和2000万吨的产能,收储杯水车薪。对于锌锭15万吨的收储量,相对于交易所30万吨显性库存和50万吨的社会库存,收储量也只是缓解部分过剩压力,难以彻底改变过剩格局。
需求改善不足
从目前有色金属产业来看,“上游活跃——中游平淡——下游冷清”成为当前的真实写照,有色金属产能过剩短期还难以解决,特别是电解铝行业,产能扩张步伐还在加快,而下游消费却难以消化,在去库存化不顺畅之际,后市面临缓慢的去产能化压力。
上游活跃是指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行业投资回暖,1-9月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升至28.49%, 1-9月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8.62%,较1-8月份的18.37%的增速略微回升。从冶炼行业来看,在原材料供应充裕的背景下,冶炼行业开工率明显回升,产能扩张也比较积极。
中游行业指有色金属加工行业,10月份,铜杆线、铜板带和铜管等企业开工率在67%至71%之间徘徊,环比略有回升,但较去年同期却大幅回落;铝型材和铝板带企业开工率也处于65%至67%之间,目前镀锌开工也略微回升,在70%左右,较往年明显清淡。
下游来看,1-9月份电力投资较去年同期持平,对铜和镀锌消费拉动逐渐减弱。房地产回升有限,10月份房地产成交较7-8月份明显降温,铝合金订单在10月份明显清淡。汽车产销继续低速增长,导致对铅蓄电池和镀锌板的订单也平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