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价易涨难跌 压榨利润迎复苏季
年初以来,在南美干旱导致大豆减产预期之下,豆类价格一路上涨,虽然5月份美国天气短暂利空使得豆价出现回调,但不改整体上涨趋势。进入6月份之后天气担忧再起,市场人士认为豆价在三季度易涨难跌。在豆价向油粕类价格传导机制顺畅的情况下,“天然多头”东凌粮油最为受益。
豆价将在曲折中创新高
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豆粕和豆油现货价格开始逐步回升,豆粕价格从去年12月中旬的2855元/吨上涨至4月底最高价3614元/吨,每吨上涨了759元,期间最高涨幅26.58%;豆油价格则从去年12月中旬的8530元/吨上涨至4月中旬最高值10080元/吨,每吨上涨了1550元,最高涨幅18.17%。
自5月初以来,因美国天气利空因素以及宏观经济下滑减少需求的担忧,CBOT大豆期货价格持续下滑,带动国内油粕类价格下跌,期间CBOT大豆下跌10.14%,国内豆油现货价跌9.15%,豆粕价格下跌7.06%。市场认为,短期利空因素仍在,后期价格走势仍需关注北美天气状况。
进入6月份以来,美国部分地区干旱,美豆种植进度及优良率低于去年水平,也大幅度低于往年平均水平,提升美豆减产预期;中国大豆采购水平高于往年同期,欧债担忧也在缓解,在一系列偏多因素的助推下,豆粕价格反弹中创出历史新高。
伴随油粕类价格上升的,还有国内压榨企业的利润。今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压榨利润158元/吨,明显好于去年-51元/吨的平均水平;最好的时期压榨利润高达527元/吨,虽然在5月底6月初行业出现了短暂的亏损,但是很快扭亏为盈。
市场人士认为,北美大豆7、8月份进入生长关键阶段,此间是天气的炒作期,如果不发生大的系统风险事件,在此期间豆类价格或将创出新高。加上CPI走低,食用油调控压力下半年减轻,生猪存栏高位拉动豆粕需求,届时压榨利润或将重新回暖。
主产地或不同程度减产
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收获期是9-10月份。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能集中供应。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其产量占全球产量比例约为35-40%,巴西、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于世界第2、3、4位,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合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例40-45%。所以南美和北美的产量基本上决定了全球大豆产量和价格。而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大豆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对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影响非常大。
从南美角度看,今年5月份已完成收割,产量基本已经确定,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6月份最新全球产量报告,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预测相比5月份均无变化,分别维持在7800万吨和5500万吨,相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北美角度看,7、8月份基本确定种植面积,而9月份进入收获期,目前市场紧密关注的正是北美的产量,而观察窗口正是美国的天气以及目前的种植进度。数据显示,由于受到干旱天气影响,美国大豆种植进度缓慢,截至6月10日,美国大豆播种完成了81%,而去年同期进度为97%,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进度为85%;大豆出苗率为58%,去年同期为90%,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出苗率为67%。大豆作物评级优良的比例为60%,去年同期为67%。此外,从北美库存角度看,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下调了2011/12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远低于市场预期。
受益饲料行业景气
世界大豆的总消费量近10年来略有起伏,经过连续5年消费量的稳步扩大,2007/08年度全球消费总量曾达到峰值22962万吨。其中,中国是一个大豆产量大国,但是中国大豆几乎不出口,而且进口量很大,且逐年增加,90%以上用于大豆压榨需求。豆油和豆粕作为大豆加工品,两者国内需求量也呈现出相似的增长趋势。豆油和豆粕的国内需求分别从1997年的330万吨和108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81万吨和3000万吨,都增长了近2倍。世界豆油和豆粕需求的增加有40.6%和31.6%都是由中国需求的增加拉动的。
从豆粕需求的角度看,目前国内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并呈现回升态势,拉动饲料行业高景气和豆粕旺销。根据生猪预警显示的数据,2012年4月,生猪存栏46306万头,同比增3.09%,环比回升0.3%;能繁母猪存栏4954万头,同比增5.52%,环比持平。较高的存栏量决定了饲料行业的持续景气,拉动豆粕需求旺盛。加上近期猪价开始反弹,更是进一步提振了养殖户积极性,提升饲料需求。
此外,三季度是国内水产养殖的旺季,也是饲料及豆粕需求的相对旺季,会对原料市场构成一定的推动。再加上近期国内油厂停机增加,库存压力整体不大,油厂挺价意愿较强。
豆油方面,发改委约谈影响有限,豆油价格整体趋稳。因为目前时点上,压榨企业亏损已久,当前情况和过去不一样。过去两年国家通过持续抛储(包括临时储备和战略储备)来控制市场价格,当时企业有盈利,可以参与;而当前国家油脂储备低,政府没有能力做低价抛售,企业亏损已久,没有能力控制价格。加上国际大豆减产,库存下降等因素,政府通过市场行为打压大豆油脂价格的影响力将显著减弱。
全球大豆主产国产量分布
豆粕类价格年内再创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资料来源:wind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