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潮延续 固收与权益类齐发
虽然当前正在发行的基金仅有8只,但是2月以来已经有13只产品成立,而且仅2月21日就有3只基金同时开始发行。不仅如此,这些产品不仅有投资于固定收益的,股票基金等投资于权益类市场的产品的发行也逐步回暖。
发行潮延续
36只,这是2013年1月处于发行期的基金数量。据本报记者统计,这一数量也是近三年来单月发行量的新高。
同花顺数据显示,最近三年以来,单月内基金的发行量超过30只的仅有两个月,分别是2013年1月和2012年8月。此外,2012年5月及2010年11月发行的基金均为30只。
进入今年2月以来,基金产品的发行潮仍在延续。仅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就有12只基金成立。不仅如此,2月21日就有3只产品同时开始发行。
“基金公司多了,基金去年也开始赚钱了。春节期间产品不太好发,一般都是提前或错后发行。”北京某基金公司分析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对基金公司而言,发产品本身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很多公司的通道都用不完。
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是,自2013年以来基金产品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基金公司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决定上报数量和类型,不再受通道的限制;常规产品的审核期也更短。
低风险类为主
尽管A股在反弹,但低风险类基金仍是发行的主体。本报记者分析2月以来成立的基金发现,在各类产品中最多的是纯债基金,达到4只。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发行的债券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为10.14亿份,而在2月月初结束募集的信诚优质纯债基金规模超过20亿元,成为剔除同期发行的短期理财债基后,2013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券基金。其实,纯债基金的受捧与这类产品过往较好的业绩有关。海通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纯债基金历年均获得正收益,整体表现出稳健、低风险的特点,去年更是以7.35%的平均收益率,在各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此外,华夏基金也开始发行旗下首只纯债基。公开信息显示,其不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权证等权益类资产,也不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或增发,可转债仅投资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与股市绝缘。不仅如此,华夏基金还将推出定期开放债基,每年开放一次申购赎回,之后继续进入封闭运作期,循环往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定期开放型债基封闭运作,不受日常申赎制约,规模较为稳定,减少了资金进出的交易成本,可运用杠杆策略放大收益。
在低风险类产品中,除了纯债基金,较为密集发行的则是货币市场基金。去年国内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从2949亿元升至5722亿元,基本翻了一番,而且在此过程中不但推出了许多新的功能,产品种类也逐渐丰富。春节刚过,又有一批新的货币基金将发行,大公司成为发行主角,华夏、易方达等各有数只待发,其中易方达旗下第二只货币市场基金易方达天天理财针对个人投资者,定位于为个人客户管理闲置资金,加上获批待发的保证金收益货币基金,易方达基金成为货币市场基金布局最齐全的公司之一。
股基发行回暖
同花顺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开始,股票型基金的单月发行数量就大幅度减少。去年后四个月共发行了14只股票基金,而这一数量正是8月单个月内发行的股票基金。
进入2013年,股票基金的发行开始回暖。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仅在1月处在发行期的股基就达到8只,而且亦有拟由去年年度冠军基金经理余广掌舵的景顺长城品质投资股票基金发行在即。据其介绍,该产品主要投资于具备卓越企业品质资质的公司,以分享其在经济增长大背景下的可持续性增长,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资本增值。此外,余广认为,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相对历史低谷,估值已趋向国际接轨,特别是一些板块的龙头公司,较海外市场相比折价明显,A股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将更明显。
“毕竟股票市场已经在回暖了,股基的发行也开始回暖,但发行的产品仍然较少,这是因为以银行为主的渠道还是不太想卖或不敢卖股基。”长期接触渠道的某基金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说。(王继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