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子公司入驻前海 等待政策细则落地
尽管深圳前海的政策细则仍未确定,但嗅觉灵敏的众多机构已在抢占先机。
“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做了设立基金子公司的计划或部署,很多已在具体落实。据我们了解,子公司打算设在前海的也非常多。”一位深圳证监局基金处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基金行业正从单一型基金管理公司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更注重集聚效应,而前海恰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
本报记者获悉,基金公司专项子公司进驻前海颇为积极。鹏华、华夏、平安大华等基金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子公司已在前海完成注册,而招商、博时、诺安、中邮、华宸未来等多家基金公司子公司亦看中了前海。
除此之外,前海财富管理中心的定位亦吸引了股权投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等境内外机构,包括王亚伟成立的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私募基金;由深圳前海中金阿尔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起的中国首个“对冲基金中的基金”(FOHF)。
“我们设立在前海的子公司,还是以创新业务为主,要尝试在传统平台不能做的。但说实话,现在还没想清楚这个子公司具体做什么,我们还在探讨中。”1月16日,鹏华基金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冀洪涛对本报记者称。
博时基金[微博]1月17日则对记者称,其设立在前海的专项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广泛,所有在《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规定的业务都可能涉猎。
抢占先机
基金子公司接踵而至。
记者获悉,目前鹏华、华夏、平安大华的专项资产管理子公司已在前海完成注册,注册资本共1亿元;而正在进行审批的5家,拟注册资本2.5亿元。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专项资产管理子公司已有华夏、博时两家选择在前海区域注册。
实际上,境内基金业只是前海财富管理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前海还吸引了股权投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等众多境内外基金。
此外,来到前海的还包括中科创金融控股集团,其发起设立了100亿规模的中科赛富产业并购投资基金,主要扶持农业、新兴科技和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
记者获悉,弘毅资本、凯雷、KKR、JP摩根等国内外私募股权巨头正在讨论制定前海私募股权政策和股权投资中心的建设规划;美国切诺基基金、美国VPVP基金、英国昆太尔基金等组成的美国风险和私募基金代表团专门到深圳探讨在前海成立“中美国际创新风险投资基金联盟”。
记者获悉,前海目前正在跟外汇管理部门沟通,在外汇方面或会有一些新政策出炉。
业务探索
目前在国务院批复给前海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里,金融政策占8条,前海已分解成73项具体措施正在陆续落地,只是仍未真正出炉。
“政策优惠只是前海吸引力的一部分,‘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地才能真正促成前海财富管理业务的洼地。”深圳证监局方面强调。
一位知情人士则对记者称,“前海的具体优惠政策应该会赶在春节前出来。”
如今,基金子公司纷纷入驻前海,但子公司以后究竟要开展何种业务,目前却仍难以明晰。
冀洪涛表示,鹏华基金设立在前海的子公司会以创新业务为主,传统平台不能做的业务,会在这里尝试做。
鹏华基金1月12日公告称,其子公司名称为鹏华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业务范围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大家都在问,也在等待。但具体业务只能慢慢来。”冀洪涛称。
博时基金则强调稳健。
“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广泛,所有在《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规定的业务都可能涉猎。”博时基金1月17日对记者称,不过,在子公司具体业务设置上,仍然会坚持博时一贯的稳健作风。
博时基金表示,在其子公司的发展方向上,他们会坚持由人才决定业务方向——有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机制、什么风控管理,就做什么样的业务,“成熟一类做一类”。
业务尚未明确,但创新则属必然。
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曾提出如此想法——基金公司子公司在未来发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中,可利用前海金融特区的各项政策倾斜发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例如,前海先行先试政策中明确提出支持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基金公司子公司可发挥自身研究优势开展直投业务。
事实上,相关业务创新将一点点浮现。前述深圳证监局基金处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前海将会有新的基金销售模式,及新的投资产品模式出现。此外,还会探索一些私募产品通过股权交易所等其他渠道去销售。(陈浠)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