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子公司股权激励明松暗紧 天弘被驳回
已获批5家清一色全资控股,天弘方案涉及激励被驳回
天弘基金早在第一批就上报了,按理说应当最早获批,然而方案却被监管层马上驳回,就是因为其方案涉及股权激励。
理财周报记者 李沪生/上海报道
华夏基金[微博]的子公司设立申请也已获批,只是还没有发公告,与目前获批的子公司均为基金公司全资控股相比,华夏基金所上报的子公司将成为境内首家合资形式的子公司。
继11月中旬嘉实、工银瑞信[微博]、平安大华首批3家基金子公司获批成立后,证监会日前再次核准了2家基金子公司,分别为长安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2家基金子公司与此前3家一致,均为基金公司全资出资控股,并没有被外界寄予厚望的股权激励方案。“全资的更容易审批通过,股权激励对于各家公司来说都很困难。”财通基金[微博]总经理陈东升向记者透露。
据记者了解,此前证监会早已放开股权激励的方案,为何依然不能经过审批,那些尚未获得审批资格的是否也都深陷股权激励困扰?
天弘涉及股权激励被驳回,
易方达欲涉及
记者获悉,证监会12月11日核准了长安基金设立专户子公司的申请,同一批获批的还有方正富邦基金公司专户子公司。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基金的子公司设立申请也已获批,只是还没有发公告,与目前获批的子公司均为基金公司全资控股相比,华夏基金所上报的子公司将成为境内首家合资形式的子公司。
长安基金总经理黄陈表示,设立子公司对次新基金公司来说,拓宽了资产管理业务范围,也将改变基金行业固有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使长安有可能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中与业内老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然而目前已知的获批公司旗下的专户子公司都是全资子公司形式,而对于市场此前热议的股权激励,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
“股权激励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却碰到很多问题,是管理层和整个行业此前都没有预料到的。”华南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说。
从其口中,我们得知,监管部门此次对专户子公司的态度是严格执行“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管理模式,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颁布以及最后的受理与获批,都大大超出基金公司此前预期。但是无一例外,凡是涉及股权激励的方案,都无法得到获批。
据悉,天弘基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其早在第一批就上报了,按理说应当最早获批,然而方案却被监管层马上驳回。“他们的方案提到股权激励,不过,子公司的股权激励基本是高管持股,普通员工则没有。”而按照监管层的意思,子公司股权应该全部员工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持有股份。
“这点很难做到,全部员工持股的话分摊下来一个人才多少啊,所以无论是高管持股还是全部员工持股,现阶段都不太现实,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易方达方面向记者透露,而其也坦言其正在努力上报带股权激励的方案。
记者询问了业内多家基金公司,其均向记者表示正在准备中,陈东升向记者表示,沪上基金公司基本都参与了专户子公司的筹备,而且其还透露,沪上基金公司将均采用全资控股方式。“股权激励对各家基金来说都很困难,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
股东态度最关键,
激励比例仅为5%惠及太少
“证监会早已经放开了股权激励,但是基金公司自己很难做好方案而已。”沪上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据了解,多家基金公司申请子公司的程序大多卡在股东方层面,股东方和经营层对于利益的博弈让很多问题变得复杂。上述沪上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股权激励不复杂,只要股东各方能够内部谈妥。”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这个工作看似容易,其实很难。
据了解,合资基金公司在子公司方面并不积极,外方股东并不愿意再次出资。根据子公司设立的法规,基金公司母公司只要绝对控股就行,股权激励的部分,理论上可以有49%。
不过,49%也只是理论上的,“听说现在证监会只批了5%的股权激励比例,这点比例惠及的人太少了,而且现在也就个别高管可以受益,所以迟迟未能成功。”沪上某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另外被各家基金公司所担心的,是基金行业人才的流动性,今年以来光总经理级别的离职就高达数十起,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是否真的能够留住这些人呢?
“其实高管离职更多的是股东方的意见,做不出业绩是最大的原因,所以股东方才迟迟不肯落实股权激励,一旦给了高管股权,表现好当然没问题,如果业绩一直做不上去,那股东方就显得很被动了。”上述沪上基金公司高管解释道。
华安方面更是显得较为明显,“我们准备了好几套方案,等股东方和董事会选择之后再上报。”
“说到底,就看各家公司如何搞定股东方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股东方大力支持,以现在基金行业股东方的实力,银行信托系股东的优势就能完全体现出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