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澳银人事动荡:高管大换血

2012-12-21 10: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公司总经理到副总经理再到基金经理,一场频繁、彻底的人事“大换血”正在信达澳银基金上演:今年年内总经理、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等高管离职,3名总助提升为副总;公司目前9位基金经理平均在职年限不到2年,其中4位是今年新上任。

  都说基金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信达澳银今年来所遭遇的人事变动未免过于“汹涌”。这场剧烈的人事变动,使得投资这家公司产品的基民们有点“找不着北”。

  就在基金业都潜心攻坚业务,为2012年基金排名奋勇直追的时候,信达澳银却于12月7日突发高管人员变更公告称,公司总经理王重昆[微博]因个人原因已于12月5日离职,即日起,董事长何加武将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对于王重昆的离开,市场给予很多猜测。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业的高管离职多与业绩不佳有关,或者是因为与股东在利润分配上存在分歧。当然也不排除高管因个人原因,另谋高就。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王重昆任职的2009-2011年三年时间里,信达澳银的总份额变化分别为83.85亿份、62.85亿份、61.70亿份。截至2012年三季度,总份额为68.41亿份,资产净值规模为62.04亿元。与2009年末相比,份额“瘦身”比例为18.41%;而2009年其资产规模100.38亿元,缩水更是高达38.42%。规模排名也从2009年的46位下滑至54位。

  除却规模外,信达澳银旗下多只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W 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1日,信达澳银红利回报、信达澳银产业升级、信达澳银领先增长、信达澳银中小盘和信达澳银精华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10%、-7.24%、-10.78%、-11.58%和-2.35%,在同类产品排名中也均靠后。

  就在王重昆离职前一周,即11月29日,信达澳银公告,同时提拔三位副总。新提拔的三位副总王战强、于鹏、王学明,全部来自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内部,此前职位均是总经理助理,且均为公司创业元老,在公司成立前后加盟。王战强同时兼投资总监及信达澳银领先增长股票基金基金经理,负责公司投研业务。于鹏、王学明则分管公司财务和运营。

  这是继今年3月份宋三江离任公司副总一职后,再一次填补了副总经理的空缺。

  3月17日,信达澳银发布公告称,宋三江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信达澳银,不再任公司副总和销售总监职务。这一“闪电”离职在当时也曾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

  2011年2月,宋三江辞别华宝兴业总经理助理兼市场总监一职,空降到信达澳银。当年5月19日,信达澳银发布高管人员变动公告,宣布任命宋三江为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主要负责营销策划和销售。

  从走马上任到离职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高管如此“闪电”的离职在业内并不多见。有知情人士透露,信达澳银的管理团队多是公司成立之初加盟进来的,宋三江在信达澳银开展工作并不顺利,新鲜血液的加入成为信达澳银的不和谐因素。公司当时开了不少空头支票,比如对于基金销售、持续营销的提成之类,但是后来公司存在有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这就造成公司内部员工有情绪,后来宋三江无奈离职。

  除了高层管理者的剧烈动荡之外,信达澳银的基金经理也经历了大范围的变动,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上任的基金经理多是“新手”。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信达澳银共有9位基金经理,而在这一职位上的平均年限仅为1.84年。

  截至目前,信达澳银共有8只开放式基金和1只封闭式基金,除了今年5月份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信达澳银稳定增利、信达澳银稳定增利A和封闭式基金信达澳银稳定增利B以及9月份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信达澳银消费优选外,其它6只基金中有3只经历了基金经理变更,变更率达50%。

  据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信达澳银红利回报基金经理变更为张俊生、周强松;4月份,信达澳银精华基金经理变更为杜蜀鹏和李坤元;6月份,信达澳银稳健系列基金经理变更为孔学峰和吴江。

  据W ind资料显示,今年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吴江、杜蜀鹏、周强松以及新成立的信达澳银消费优选的基金经理钱翔都是“新手”,直接从基金经理助理提拔为基金经理。吴江于2009年4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信用分析师、信达澳银稳定价值债券基金基金经理助理。杜蜀鹏于2008年8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信达澳银精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10年11月23日至2012年4月5日)。周强松于2006年加入信达澳银基金,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信达澳银中小盘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钱翔于2010年6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任投资研究部高级研究员、信达澳银红利回报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助理。

  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甚至让没有做过一天基金经理的新手仓促上阵,不免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没有经历过市场洗礼的年轻基金经理,会把基金管理成什么样?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年轻化不仅现于信达澳银一家,目前已经成为整个基金行业的普遍现象。

  根据Wind数据统计,70家基金公司中,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为2-4年,共49家,占比70%;平均年限为1年多的有13家,占比18.57%;平均年限不足1年的有6家,占比8.57%;平均年限超过4年的只有两家,即5.22年的海富通基金和4.02年的大成基金[微博]。而平均年限在两年以下的多为基金规模排名40位靠后的小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以前从业年限不超过5年算是年轻的基金经理,现在是从业年限超过1年,就算得上是有经验的基金经理了。基金经理年轻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责编:卢一宁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