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冲量大战”将提前开打 股基规模仍在下降
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在今年出现了罕见的连续三个季度上升,但是在这个亮丽数字的背后,大部分基金公司规模仍旧在下降,仅有几家发行了创新产品的公司成为了其中的赢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挽回颓势、在年末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长计划,众多基金公司纷纷将原本定于年末的冲量方案提前至四季度伊始,部分基金加大给予银行的激励,但最后激励能否兑现仍是未知数。
股基规模仍在下降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从2011年三季度末的20993.53亿元至今年年中的24437.64亿元,行业规模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回升,今年上半年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加2780.80亿元,增幅达12.84%。这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基金管理规模出现连续上升。
虽然目前三季度数据尚未出炉,但是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三季度各家公司新发产品也以债券型、短期理财以及货币类产品为主,且频频创下发行新高。如果不出意外,三季度基金管理总规模也会有所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管理总规模上升的同时,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却在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年中相比,股票型基金今年年中的资产规模减少了将近1500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也在1000亿元以上。此外,目前披露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数据也显示,多数股基在三季度都遭遇了净赎回。
低风险产品再成冲量工具
虽然总体数据在上升,但是大部分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却在下滑。四季度成为了这些基金最后的机会,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再度成为热门冲量工具。
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公司虽然发行了几只产品,但规模都不算大。年末公司需要在总体管理规模上有一定增长,目前已经确定四季度营销重点为旗下一只货币基金和一只债券基金。他表示,此类产品营销成本较低,也是基金作为冲量的主要产品。
某基金公司一向专注于发行股票类产品,但四季度公司决定发行一只债券型产品。该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此前的股票型产品虽然业绩不错,但近两年的弱市行情中公司整体管理规模迟迟不见增长。发行这只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大管理规模,对董事会也能有所交代。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各公司频频加大对货币基金的营销,以往冲量主要集中在年底,今年很可能会提前开始预热。
部分基金拖欠给银行的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基金公司为了扩大规模,往往给银行渠道都开出了较高的激励费用。但是这部分费用很难兑现,继基金拖欠券商分仓之后,对应付给银行的费用也开始出现拖欠。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某大型基金公司在对旗下一只债券型产品进行销售时,竟然开出了每销售5万元产品给予1500元现金激励的政策。他表示,这一标准甚至高于大部分基金公司股票类产品的销售激励。但有意思的是,在完成销售之后这家基金公司竟然选择了“赖账”,导致一些银行开始拒绝销售该基金公司产品。
“银行是基金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其索要的尾随佣金也日益提高。一些基金为了达到营销目的,不惜开出根本无法兑现的激励政策。”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他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已不是一家基金公司的个案,有几家基金在一些地区的费用拖欠已经长达一年。虽然目前还不会出现类似大面积拖欠券商分仓的现象,但是如果市场环境持续恶化,拖欠现象极有可能继续蔓延。(李 玲)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