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票据基金遇红灯 基金公司呼吁试点

2012-07-16 09:57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基金公司正在谋划的创新产品“票据基金”无奈遭遇政策禁入。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继短期理财基金、货币基金信用卡等产品创新之后,有基金公司有意尝试投资于银行承兑汇票的“票据基金”。“相比于短期理财产品,银行承兑汇票类期限不超过半年,近3年的年化收益高达4%~12%。更重要的是,此前银行和信托曾推出过的票据类产品和大多数老百姓无缘,门槛多在百万以上,票据基金没有门槛,可以真正惠及普通投资者。但是,最近刚结束征求意见的一个规定却暂时堵住了基金公司发行票据基金的可能。”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说。

  基金创新受限

  据称,该规定就是央行近期下发的《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规定称,“纸质商业汇票贴现后,持票银行只能将票据转让给其他银行、财务公司或中国人民银行。”而2011年之前,票据理财主要由银信合作垄断;2011年8月之后,银监会基于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暂停了银信票据理财产品的发行。这次的征求意见稿,明文堵住了基金公司开展该业务的可能。

  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初就已有基金公司联合银行票据业务部成立了相关创新业务小组。目前,该公司已经与银行票据、零售等业务部门进行有关具体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票据业务模式设计的交流和探讨,并形成初步的产品方案。

  并且,今年6月,有关部门曾召集了4家大型基金公司开会,意在积极推进票据业务创新,争取有基金公司试点发行票据类产品。如今,“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基金公司呼吁试点

  “我们希望的结果是在票据转让方中增加‘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通过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商,允许具备条件的基金公司在小范围内试点票据类产品。”一家已经启动前期筹备工作的基金公司总经理说,允许基金投资银行承兑汇票,应该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成熟之后逐步推开,成为基金的常规业务。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称,银行系基金在试点票据类产品上有天然的优势。首先,银行是票据源头及主要流转场所,银行系基金能从一开始就与银行票据管理体系对接,严格票据管理;其次,“票据基金”涉及证券和银行间两个市场和多个监管部门,银行系基金率先参与便于监管有效对接,有利于信贷规模的管控;第三,有利于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进行真实性审查,切实防范票据风险。“对银行系基金来说,可以仰仗大股东在票据市场上的人脉资源,肯定是更有优势。”

  寻求合作共赢

  据了解,前述征求意见稿已于7月6日完成了意见反馈。有银行票据中心人士透露,有的银行在反馈意见中提及,希望能放宽对交易对象的限制,下家越多越好,因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之一就是参与主体多元化。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中心人士认为,可以考虑引入基金等机构受让银行票据资产,增加其低风险投资的工具,与此同时,多元化的交易主体还能和银行业形成互补性交易,起到调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平抑票据市场利率的作用。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允许基金试点票据业务不仅是利好银行,还是一个多赢格局。在成熟市场,基金是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首先,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可能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基金公司参与票据市场,可降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其次,提高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将会有效平抑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曲线。

  建议疏堵结合

  那么,为什么此次征求意见稿对投资票据对象作出如此严格的限定?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分析道,“央行主要有两方面的担心,一是央行将票据界定为贷款,如果基金涉足票据业务,岂非越界?二是在央行严格控制参与主体的背景下,放行基金公司或其他机构试点,在操作和制度制定上比较麻烦。”

  不过,多位基金业人士认为不必过分担心。首先,基金公司不做直贴,收票环节需要核对真伪,需要专业系统和人员,银行有多年的网络和积累,基金公司肯定做不了,基金公司只做银行承兑亏票转贴现环节,相当于持有协议存款到期;第二,即使是为了风险管控,也应该是疏堵结合,且基金公司是目前资本市场中最透明的机构,贴现票据纳入基金的投资标的,在托管银行的账户上清晰可查,也有利于监管。(李湉湉)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