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家电企业被曝骗补近亿元 格力推诿责任遭疑
格力、TCL、格兰仕、长虹、美的、长岭、乐华、扬子空调等8家家电企业,骗取国家节能补贴共计9061.84万元,骗补金额分别为2157.76万元、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118.3万元、2093万元、63万元、37.72万元。
这是审计署6月20日披露的“2013年第25号公告: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显示的数据。
6月25日,格力电器向媒体发布澄清说明,否认企业存在骗补行为,称违规获取补贴金主要因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所致。
与此同时,长虹于25日当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接受此次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并称,长虹对此事给予了高度关注,会积极配合相关审计工作,做好相应整改,加强后期企业管理工作。
问题企业态度各异
审计署在报告中对各个企业使用了诸如“套取”、“骗取”、“违规”等不同的字眼
6月25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一名工作人员就到底是哪一个环节被最终认定为涉及骗补的问题表示:“销售渠道本身比较复杂,从厂家这边到经销商,且经销商可能分多个级别,然后再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经销商到底是怎么处理的,怎么卖给消费者的,都可能涉及到不正规的操作,因此,不光是厂家的问题。”
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也对长虹存在审计署所指的骗补行为做了肯定答复。
“我没有管经营,很难表达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刘海中说,“我现在可以说的就是,企业积极配合审计署,加强内部管理,积极跟审计署沟通交流,按照他们的要求加强整改。”
相较长虹目前难清楚指出具体出问题的环节,格力则在澄清说明中做了详细解释。据报道,格力表示,从2009年6月1日到2011年5月31日,第一次节能惠民政策执行期间,格力实际销售出货2214万套节能空调,申报1755万套空调的节能补贴,有459万套已销售节能空调没有获得补贴,原因包括:一是第一次补贴政策结束后,因支持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的原因,主动放弃150万套的补贴申请,涉及资金近6亿元;二是部分已销售空调尚不符合补贴标准,没有申报。
格力认为,审计署检查结果所指违规获得2157.76万元补贴,主要原因是终端经销商填报数据不规范、不严谨所致,问题数据占公司总推广数据的比例不到0.5%。
媒体援引格力的说法称,格力坦言“对经销商管理环节存在疏漏”。具体细节是,节能补贴数据由终端经销商填写销售时间、安装时间地点及用户资料,汇总到公司统一申请补贴。申报数据信息由格力电器近十万经销商网点填写,在申报系统中网点填报的销售、安装日期、用户资料不严谨,出现差错、误差。
与此同时,格兰仕对此事的回应是,集团采取各级代理商、零售商分销模式,而非在各地设立子公司,对于数据缺乏有效管理。
6月25日当天,提及遭审计署点名骗补一事,美的空调市场一位负责人以“不能随便跨越相关责任部门接受沟通”以及“正在开会”为由拒绝采访,并表示:“请找国内市场部卢经理,她是美的公关经理,所有采访可以通过她来传递和转达。”本报记者随即致电美的公关经理卢雪华,她说,“没办法代表企业发言,我没有得到授权”。据她透露,可以解答此问题的领导“还在出差”。
刘海中特别指出,他注意到,审计署在报告中对各个企业使用了诸如“套取”、“骗取”、“违规”等不同的字眼,其中对长虹使用的是“套取”。但究竟这几个字眼有何不同,他说:“要问是谁定的性,这个没研究。”
据本报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审计署在报告中对涉及到的各家企业所使用的定性字眼的确有所不同。比如,序列号排在第78家的“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单位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981.78万元”。而在格力、TCL、美的、格兰仕等企业“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处,均为“项目单位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等字样。
“套取本身是违规的一种形式,不管讲‘套取’还是‘违规’,指向的都是一个行为,本质都是违反了国家节能补贴的规定。”北京诺恒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邓亮6月26日对本报记者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