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少数保险机构激进经营和激进投资问题扰乱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连出重拳,从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到严惩激进投资,再到规范股票投资行为,旨在正本清源,维护资本市场稳定。8月16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决不能使保险资金成为大股东投资控股的工具,要加快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强化保险机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让监管“长上牙齿”
2017年,可以说是保险业最严监管年。对于保险资金运用,陈文辉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保险资金运用要坚持审慎稳健运作,深刻反思过去一个时期少数保险机构激进经营和激进投资问题并认真汲取教训,决不能使保险资金成为大股东投资控股的工具。
保险资金最注重安全,树立审慎稳健的投资文化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险资金运用安身立命之所在。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运用要把握好三个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即使进行战略投资,也应当以参股为主。
而保险资金运用“不忘初心”和“回归本源”,就是坚持服务保险主业的根本方向。正确处理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的关系,保障是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衍生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不能本末倒置。在提升资金运用能力方面,陈文辉表示,将加快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强化保险机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加快提升股权、不动产、境外投资等不同投资领域的专业投资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在强化监管方面,陈文辉强调,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将坚持“监管姓监”的正确定位,厘清监管和发展关系,彻底摒弃本位主义和“父爱主义”。坚持监管从严,确保监管“长上牙齿”,重拳整治保险资金运用领域乱象,对于违规行为严罚重处。认真查找投资监管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及时弥补监管制度上的短板。抓紧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监管工作,积极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分类监管。
投资回归实体
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越来越庞大的资产聚积,带来了越来越紧迫的风险管理问题。
据了解,保险业务产品创新加快,保险业在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特征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复杂利率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突出,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大。如个别保险机构的“非理性举牌”、“与一致行动人非友好投资”、“跨境跨领域大额投资和并购”、“激进经营和激进投资”、“产品多层嵌套和监管套利”等问题都是其具体体现。
究其原因,陈文辉曾指出,根源是个别机构缺乏对金融规律、保险规律和保险资金运用规律的正确认识;其次则是公司治理缺陷,个别机构公司治理形同虚设,缺乏对大股东的有效制衡,职业经理人履职不到位;此外,还有行业竞争压力和低利率环境等外部因素,个别中小保险公司急功近利,贪快求全,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交易规则等不健全,也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
不过,在监管不断引导保险回归保障属性时,也让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保险已经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3.1万亿元,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2373万亿元。截至2017年6月末,保险业总资产16.4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14.5万亿元。
当前,保险资金累计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等方式,直接投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养老社区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计金额超过4万亿元,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保险资金积极推进支农支小融资业务试点,利用保险业务协同优势,丰富农户、农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
年底出台资产负债新规
面对保险市场不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保监会专门成立了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研究制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并组织信息系统的搭建和培训工作。整套制度计划于今年底正式发布,自2018年起开始试运行。
据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是在“偿二代”监管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又一重要监管工具。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从工作内容来看,既包括以产品为原点,依据公司长期盈利预测,设计和推出保险产品,充分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公司的影响,又包括以战略资产配置为重心,依据负债现金流和成本预测,进行战略资产配置和动态调整,避免公司董事会的非理性决策和战略规划的大起大落。可以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保险公司尤其是人身保险公司的一项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保监会正在积极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在资产端,陆续发布了《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保险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要求加强期限管理、成本收益管理、风险预算和压力测试,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在负债端,强化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力度,将业务规模与资本和净资产挂钩,加强对高预定利率产品的监管,将结算利率与投资收益率挂钩等。2016年底,保监会决定启动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建设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召开了动员会,正式启动该项工作。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对于保险行业,制度的推行将有利于回归保险本源,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因为对于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大、尤其对于“短债长投” 的个别激进保险公司,制度的“奖优惩劣”将会显现,从而在“偿二代” 之后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经营,鼓励通过长期保障型产品拉长负债久期,同时进一步限制投资端的激进行为,防范个别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以及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同时,规范经营的上市大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上市四大保险公司负债久期远长于资产久期,本身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小。”戴志锋认为,预计在新制度下的能力评估和量化评估较优,在资金运用创新试点、产品试点上理应具备先行先试优势,从而在拉长投资久期、实现资产负债匹配上会做得更优。
北京商报记者 许晨辉
险资运用监管动态
2017年5月22日
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等国家发展战略重大工程,注册机构建立专门的业务受理及注册绿色通道,优先受理。
2017年1月24日
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保险机构或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保监会根据不同情形实施差别监管。
2016年5月5日
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4号:大额未上市股权和大额不动产投资》通知显示,保险公司开展大额未上市股权和大额不动产投资,应当于签署投资协议后10个工作日内,在指定平台发布信息披露公告。
记者16日从保监会获悉,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保险资产管理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战略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保险资产管理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记者梳理了保监会及各地开出的罚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7年保监会以及41个保监局已经累计开出逾500张罚单,罚款金额近7000万,而去年全年罚金也不过9600万元。其中保险资金违规运用的处罚可谓重拳。
近日,保监会披露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数据,在调整业务结构的过程中,回归保障正在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脱贫、保障民生,充当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角色。
“防风险、严监管”是今年保险监管工作的主基调。目前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公司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保监会正紧盯亮起现金流“黄灯”的少数激进保险机构。
为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补齐监管短板,进一步提高偿付能力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监会决定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目前已经起草了相关文件,本周开始在业内征求意见。
7月28-29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保险业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班”上表示,要深化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坚决防止出现大股东操纵的现象,不能使保险机构异化为少数人的融资平台。
近日,一位浸淫保监系统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没有正式的发文和官方说法,但从实际情况观察,保险公司的批筹从今年2月开始已经停止了。
6月30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当前关联交易管理中存在的关联关系难以识别、交易结构复杂多变、关键环节审核责任不清晰等乱象问题,做出进一步明确规定。
保监会6月13日发布1-4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1-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7996.33亿元,同比增长27.81%。1-4月,资金运用余额141520.17亿元,较年初增长5.68%。
记者江帆报道:中国保监会今天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当前保险业风险防控的九大重点领域。
上海证券报从业内独家获悉,为摸清保险机构债券交易风险状况,保监会昨日向保险机构下发了《关于报送债券交易有关情况的通知》(下称《通知》),拟开展债券交易有关情况的调查。
3月13日,保监会对外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离岸再保险人提供担保措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表示已开始实施。
昨日,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以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为中心的一些工作。比如,继续出重拳治理保险行业的两个顽疾——理赔难和销售误导。
针对近期大量申筹保险公司在中保协网站上预披露,保监会昨日公告称,预披露是保险公司准入审核的必要环节,与批筹进度无直接关系。所有新申筹保险公司提交申报材料时,都需按要求进行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