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好七月回稳 国企改革是热点
最近的市场,让投资者操碎了心。面对账面浮盈大幅缩水甚至本金亏蚀,是不是该离场了?但是管理层维护A股的决心又异常坚决,各种重磅利好消息不断,此时割肉会不会割在地板上?面对如今进退两难的局面,掌握资金、信息、经验优势的专业机构又是怎样考虑的?且来看看八家私募以及八家券商对于最近行情的看法。
《《《
8家券商看后市
1.国泰君安任泽平:
带杠杆的调整是新情况,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机器比人还不理性。只有有效中断传导链条,才能避免负反馈。
2.申万宏源王胜、王佳音:
短期反弹过后,过高杠杆资金将择机撤退;公募从过度集中持股走向均衡配置,将导致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尽管经过大幅下跌,年内翻倍股票仍然比比皆是,场外增量资金短期大举进场条件尚不充分。市场仍然需要时间恢复元气,指数3个月以内可能走出类似日经225在2013年5月之后的长期震荡横盘走势。
3.兴业证券张忆东:
展望中期行情,第一,参考历史,股市大幅急跌即将结束;第二,“大尖顶式”调整之后,重申本轮牛市三阶段判断,下半年换挡进入第二阶段——盘整市、个股行情分化;第三,借鉴海外类似经验,暴跌之后可以寻找“结构牛”。
4.中信证券黄若谷、秦培景:
对于相对低估值的蓝筹,我们一直强调均值回归和居民储蓄向股市搬家这两个逻辑。这两个逻辑依然成立,大格局不变。经过20%跌幅的调整,现在上证指数市盈率不到20倍,横向与国际比较都已不贵,均值回归动力增加。在风险溢价上升的环境下,蓝筹未来要结束震荡并整体性的启动上行,必须要有涉及面广的主题触发,我们认为最可能会是国企改革,特别是地方国企改革的加速。
5.方正证券杨为敩:
从目前来看,股票市场已因其近乎于逆周期运行而加大了货币政策的难度,如果货币政策跟随市场出现过大波动,不但会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在远期也会加大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货币政策不会因为资本市场波动而改变现有特征和既定趋势。
6.广证恒生张广文:
接二连三的组合拳彰显出管理层稳定市场走势的意图,不排除后续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需要注意的是,调整趋势已然形成,过去数个交易日中降准降息、养老金入市和券商系统外接自查结束等利好消息均未成功逆转调整趋势,对待短期可能到来的反弹不宜过于乐观。预计本次利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下跌的节奏,但效果或相对较小,暂不宜过多抄底和重仓。
7.国信证券阎莉:
上证指数6月大幅下跌,走势明显转弱,下半年整体走势不乐观,但短期大跌之后,7月超跌反弹确定性高。即使按照历史上最坏的6124点、3478点牛熊转换的情景,大跌之后也将跟随1个月或几个月的反弹,因此7月份反弹可期。
8.齐鲁证券罗文波、曾岩:
降低交易费用证伪了“财政收入增速降低,需要从股市中加税”的逻辑,表明了国家“输血”保“改革牛”的决心,也打开了进一步降低其他重磅税种的想象空间;管理层对“两融”态度大转变,后续增量资金边际流速或加快;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证伪了“2万亿融资盘可能爆仓”的担忧。这将为已经“失血”过多的市场带来急需的增量资金,也有助于市场风格向蓝筹的进一步转换。 (宋思艰整理)
本周四A股续跌,沪指收挫3.48%至3912.77点,波幅在3795.25到4080.39点之间。对于仓轻者来说,考虑到大盘短期内杀跌过多过猛,应也可考虑适度低吸,然后静等管理层释出一轮轮利好。
昨日(7月2日),A股市场多空双方上演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对决:双方从早盘即开始“贴身肉搏”,战斗从沪指一直延续到股指期货市场。
A股在利好频出的情况下仍然未能企稳。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港资却逆势净买入A股27亿元,用掉了当日额度的22%。《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样的比例已经接近6月26日。
7月1日深夜,证监会连发三大利好,昨日(7月2日)沪指却失守4000点,收于3912点,跌幅3.48%。《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后市难料,但监管层护盘态度明确,各路资本也发起自救,华夏保险表示已在近期大举逢低建仓并将持续加仓入市,而浙商资本联谊会30多位会员发出倡议书,其中有20家浙江上市公司表态护盘。
7月1日晚间,证监会深夜连发“福利”,昨日(7月2日)空头仍然发威,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两桶油”、银行股再次“双骑救主”,最终沪指从6.02%的跌幅收窄至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