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丽珠频关联交易 朱保国曝操控业绩炒股票
近期,健康元(600380)与丽珠集团(000513)的关联交易被频频见诸报端,7月23日,丽珠集团更是公告称与健康元签订了未来三年日常关联交易框架,双方约定的最高关联交易总金额均在2亿元以上。
理财周报消息称,有专业投资人士质疑双方频繁的关联交易涉嫌利益输送,而对于两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投资者称,健康元已经沦为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炒作工作。昨日,中国经济网记者电话联系了健康元公司相关部门并针对以上质疑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时止,对方仍无任何回应。
两公司关联交易持续增长 市场质疑利益输送
近日,有媒体报道健康元(600380)与丽珠集团(000513)这两家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发生关联交易。根据丽珠集团此前的年报显示,2010年至2011年,丽珠集团向健康元及其控股公司销售商品分别达到5.3万元、2.6万元、2620.2万元,与此同时,丽珠集团向健康元及其控股公司采购额则分别达到23553万元、9110万元、9130万元,分别占到当年采购额的19.60%、9.12%、4.50%。而2012年丽珠集团向健康元全资控股公司海滨制药销售商品105万元,并同时采购商品221万元。同年,焦作健康元实现销售收入5.64亿元,其中丽珠集团向焦作健康元采购商品0.79亿元,占到其销售收入的14%。
据悉,健康元前身太太药业为朱保国一手创立,2001年6月健康元登陆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7亿,为当时A股上市募集资金最多的民营企业,朱保国任健康元董事长和法人代表。2002年,朱保国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将资金投向对丽珠集团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收购中,也拉开了其植入丽珠集团的序幕。几经辗转夺得丽珠集团控制权后,通过对后者的内部整顿和改革,健康元和丽珠集团开始了业务往来。
7月23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健康元签订三年(2013年-2015年)日常关联交易框架,约定未来三年双方关联交易产生的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交易总金额分别应不超过人民币2.02亿元、2.12亿元、2.25亿元。
但市场却对此关联交易产生质疑,分析人士指出,关联交易基本上都是丽珠集团向健康元采购原材料,其中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而深圳某私募老总向记者表示,这种质疑其实很正常,市场上多次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具体要看交易价格是否公允,价格是否公允才是关键。
丽珠集团更被重视 健康元或沦为炒作工具
而作为同一控制人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双方的业绩似乎能让投资者看出未来谁才是发展的重点。
此前的年报数据显示,丽珠集团2009年至201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59亿元、25.96亿元、27.27亿元、31.63亿元、39.44亿元,实现净利润为4.82亿元、4.18亿元、3.59亿元、4.42亿元,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而专业投资人士对健康元的印象则是,业绩波动就比较大,大股东在操控业绩,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甚至称对方自己也在二级市场上炒作股票。
从公开数据获悉,健康元2009年至201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83亿元、44.73亿元、47.92亿元、58.50亿元,实现净利润4.86亿元、7.40亿元、2.62亿元、1.70亿元。可以看出,健康元的净利润并没有随着收入而增长反而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细究其利润构成,健康元净利润中还包含了丽珠集团的部分利润。
据理财周报报道,2009年至2012年,丽珠集团为健康元贡献利润为2.16亿元、1.9亿元、1.64亿元、2.08亿元,剔除丽珠贡献的这部分利润,健康元自身保健品及电力收入并未有出彩之处。
而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2005年健康元曾亏损减持过丽珠B部分股份。根据当时媒体报道,健康元通过天诚实业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第二大股东)减持了丽珠集团1000万股B股,仅从账面的一进一出简单计算,朱保国在此次交易中亏损高达1950万港元。对于受让方的底细,健康元当时并没有透露,只是说与之进行此大宗交易的交易对手为境外机构投资者。
对此,当时的市场分析认为,朱保国为了控股丽珠集团耗资了6亿多元,此次转让每股还亏损了1.95港元(不包括利息),对于一向不做亏本生意的朱保国来说,这里面必有隐情,因此不排除有“左手倒右手”的可能性。
(记者 郑常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