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评级获最差 太平洋证券进军老挝寻突围
昨日 (7月30日),太平洋(601099,收盘价4.93元)筹谋近一年的老挝合资证券公司获批成立。对此,太平洋方面表示,国内证券市场趋于饱和,证券公司创新的同时更需要向新兴市场转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太平洋近年来业绩疲软,随着网上开户的普及,其在云南的地方性营业部优势受到较大打击。而自上市以来,太平洋也多次遭到股东减持。
根据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114家证券公司的2013年评级结果,在19家上市券商中,太平洋证券成为唯一的“CCC”级公司,更有媒体评价其为最差上市券商。
对于在上市券商中垫底已久的太平洋而言,其老挝之战能否突围?有分析人士指出,老挝证券市场交易环境及法制建设仍不成熟,投资者也面临资金兑换风险,这些都给突围战带来了不确定性。
业绩乏力 频遭减持
2007年末,与ST*云大换股实现上市的太平洋,一路走的并不平坦。
公开数据显示,从2004年成立到2007年,太平洋证券三年累计亏损8482万元。上市后的2008年,其当年亏损扩大到6.4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4.1亿元,终扭亏为盈。但好景不长,其业绩随后一路下滑,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1.6亿元、0.7亿元。
昨日,太平洋201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出炉,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33.1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55%;净利润2053.23万元,同比下降71%。根据研报数据,6月份,在19家上市券商中,太平洋营业收入以114%的环比跌幅,排名倒数第一。
中国证监会将太平洋证券评为“CCC”级,也是唯一一家评级为C类的上市券商,降级主要由于在评级周期内保荐的南大光电业绩大幅下滑。
业绩乏力的同时,股权质押和减持更令其雪上加霜。上市后一年,太平洋前十大股东就开始了减持之路。
7月26日,太平洋公告称,东方祥盛实业和世纪鼎天已累计减持了相当于公司总股本7.15%的股份,数量几乎等同于这两家股东原有持股的一半。而在更早之前,自2011年3月8日到2012年2月20日的近一年时间内,太平洋的五位大股东共进行了71次减持,共计减持1.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
突围老挝 风险难除
在公司业绩惨淡,增长乏力之际,自去年7月起,太平洋就开始谋划在老挝成立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与公司大本营云南接壤的老挝开拓疆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太平洋董事会办公室获悉,公司此举是响应云南“桥头堡”战略,而太平洋高层也考虑到,在海外设立公司开展业务对公司收入模式有改变,但其否认此举与公司业绩下滑有关。
据悉,太平洋以自有资金3120万元人民币与老挝农业促进银行、老挝信息产业公司合资设立老-中证券有限公司,太平洋股权比例为39%,注册地为老挝万象市。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承销保荐业务和财务咨询。
太平洋在公告中表示,(中国)国内证券公司竞争激烈,市场空间趋饱和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证券公司都在探索创新,期望开辟新的业务类型和领域。
借此,太平洋顺利成为首家在香港以外的交易市场设立合资公司的中国内地券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老挝的证券市场并不太令人乐观。
1997年,老挝政府就开始筹划建立证券市场,最终与韩国合资筹建的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10月挂牌成立,其有着“世界上最小的股市”之称。首批上市企业仅有老挝电力公司和老挝外贸银行两家国有企业,总市值近20亿美元。虽然在开市初皆大涨,但目前老挝外贸银行已跌破发行价。
此前,有私募经理在考察过老挝市场后分析称,其市值规模太小,监管不够健全,都是投资大忌。当地电子交易系统落后,有时需要用电话委托或者在窗口进行交易。老挝证交所目前暂时规定,每天交易时间只有上午半天 (从8点半到11点半),开盘后每隔半小时才公布一次交易结果,投资者不能实时得知交易结果。
“目前的法规政策还不成熟,不适应老挝初期证券市场发展要求。”老挝政府虽然在韩国的帮助和参与下建立了证券交易所,但太平洋通过前期考察后也坦言,老挝法制建设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还在建立中。
此外,外国投资者在老挝股市进行交易时,必须使用老挝货币基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投资者不得不把人民币或美元换成基普去炒,兑现股票收益时又得换成美元。因老挝央行外汇储备有限,对于有着大量资金进出的外国投资者而言,面临资金兑换风险。
除了证券市场的不成熟外,鉴于老挝政府此前已与越南、泰国成立了合资证券公司。“韩国、越南、泰国等已占了先机,”太平洋在评估报告中分析称,公司属于后来者,在机会把握和谈判条件上趋于不利局面。
(岳琦 杨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