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人口红利正丧失 户籍改革挽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工资上涨来改善收入分配,也希望企业有机会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保证这种改善是可持续的,那么用户籍制度改革来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涨工资的效果是一样,而且这个转移的过程还能带来资源配置和效率提高 ]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的减少,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府和企业今后将不得不面对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的现实。
如何进一步稳定农民工的就业、提高他们的劳动参与率以及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等都成为新一届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时必须破解的难题。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提升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应尽快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3月1日两会前夕,百忙之中的蔡昉在社科院办公室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人口红利正在丧失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备受关注的一条新闻是国家统计局称2012年59岁以下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了绝对数的下降,这表明中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蔡昉:国际上一般将15到64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这是劳动力的基础。中国把范围缩小为15到59岁也是合适的,因为中国退休年龄基数是60岁,女性会有所提前,拥有较高职称会有所推后,而且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龄在60岁上下会大幅下降,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宣布去年这个劳动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绝对增长也是负数了。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依靠人口红利,直接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而人口抚养比上升,说明人口红利正在丧失。
人口红利的丧失这几年表现为劳动力短缺现象、招工难现象,低端劳动力工资提高较快,产品中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比较快,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部分正在丧失比较优势,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会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也意味着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空前迫切。
日报:有学者的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口结构曲线向后推30年,与日本的曲线几乎重合,日本的经验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蔡昉:各个国家人口转变的轨迹都是相似的,只是有的快有的慢。日本相对于早期的发达国家来说,它的人口转变更快,它丧失人口红利更快,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化程度也更高。
但相比于日本,中国人口红利丧失的速度更快。举个例子,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刘易斯转折点,一个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丧失人口红利的转折点。
刘易斯转折点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现象,如果企业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这与典型的二元经济完全不一样了。日本是1960年左右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到1990年才进入第二个转折点,劳动年龄人口不增长,人口抚养比上升,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日本在这两点之间经历了30年的时间,足够使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到高收入国家。
而对中国来说,首现民工荒是2004年,这可以看做是刘易斯转折点,接着2012年就出现劳动年龄的人口下降,这两个转折点之间相隔的时间非常短。今后再走下去我们老龄化的轨迹会和其他比较早的发达国家很相似,但速度会比他们快得多,未富先老的特征非常明显,这对于我们的挑战非常大。
日报: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
蔡昉: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意味着未来劳动力总供给趋势是负增长的,也意味着劳动力开始短缺了,资本投入的边际回报率也会相应下降,未来正常情况下,投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保持这么快,因此,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进去来估算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我们会发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从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开始就从比较高的水平有了大幅的下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