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7天、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200亿元。这是央行时隔近三个月重启28天期逆回购,业内专家表示,近两日虽然资金面维持宽松,但是跨月及更长期限资金利率延续上行,显示市场资金谨慎预期未改。
资金利率方面,周三资金面整体延续宽松,短端品种跌幅收窄,长端品种延续全线上涨。隔夜Shibor跌2.4个基点报2.6410%,7天Shibor跌1.10个基点报2.8092%,14天期Shibor跌0.2个基点报3.7130%,1个月及以上Shibor全线小幅上涨。国债期货早盘全线上涨,5年国债期货主力TF1712涨0.05%,10年国债期货主力T1712涨0.09%。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目前尽管短期1至7天资金面较为宽松,但市场对于未来资金预期仍然偏悲观,这是导致1个月及以上资金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债市收益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19日以来,央行已经近三个月暂停28天期逆回购操作。研究人士认为,9月份面临2.3万亿元同业存单到期,叠加季末MPA考核的压力,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冲击,本次重启28天期逆回购旨在呵护跨季资金面。
“目前,时间点上已临近9月中旬,由于9月正好处于季末资金敏感时点,央行再次重启28天逆回购,期限上正好可供市场做跨季使用,以防市场出现流动性过于紧张的局面,反映出央行维稳市场资金面的态度明确。”邓海清分析称。
东北证券认为,央行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但对冲力度或不及6月。“考虑到6月流动性压力较大,央行曾于5月末、6月初提前向市场释放重启28天期逆回购、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的信号,与6月初相比,本次央行并未提前释放信号,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也较6月初偏紧,这意味着9月央行的对冲力度或不及6月。”相关分析师告诉记者。
“我们认为,未来无论是央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市场资金面走势,都仍然以‘稳’字为核心,‘不松不紧’才是主基调。”邓海清表示。
进入9月,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9月1日,央行公告称,8月末财政集中支出,对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央行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9月5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五家机构共同主办的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
央行29日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与前期持平。鉴于周二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天实现净投放100亿元。由此结束了连续六日的净回笼,重回净投放格局。
近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央行近日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明年一季度将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银行发行的一年内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这将有效抑制金融市场同业套利乱象,降低金融市场整体运行风险。
无现金支付一石激起千层浪,阿里推出的“无现金支付周”,已引来了央行的约谈和紧急发文。
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渐行渐近。6月30日晚间,央行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的申请、开业准备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5月25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座谈会上,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正在进一步规范小额支付系统集中代收付业务(简称“集中代收付业务”)。
周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持净投放,午后更有央行开展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的传闻流出,但市场资金面紧势直到收市前才稍见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全线继续大幅走高,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升破5%,创逾两年新高。
3月20日,央行官网发布题为《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国际前沿》的工作论文。
随着季末临近,央行在公开市场加大了资金投放。昨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令公开市场结束了连续17个交易日的资金净回笼,本周一重返资金单日净投放。
中国央行今日发布工作论文,宣布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为主,兼顾转型发展和金融改革;应尽快明确新的短端货币政策利率和目标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制度;应在一定标准下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和SLF对象范围。
继1月底、2月初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央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行之后,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再次上行10个基点。当日央行逆回购和MLF操作金额分别为800亿元和30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