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估值逼近天花板难创高点 中小板将领跑A股
自2012年12月以来,上证指数、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经历了剧烈的分化走势。创业板综指14个月飙升了161.5%,上证指数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中小板则介于二者之间,至今上涨了70%,上升趋势良好。
我们认为,由于经济转型的复杂性和市场对于创新及中小市值公司的偏好惯性,上证指数依然难堪大任。而创业板在完成了三轮主升浪的攻击后,继续引领市场上行的动力将越来越弱。未来市场的领头羊将由创业板转为中小板。
创业板估值逼近天花板
从技术上看,从2012年12月4日的575.83点起,创业板经历了标准的上升5浪,目前已处在第5浪上涨的中后期。在持续上涨过程中,创业板个股面临巨大的获利回吐压力,同时,随着市场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创业板估值也逼近历史顶部。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周统计),上周末创业板综指的市盈率(TTM,下同)已经达到70.62倍,逼近历史估值最高点(2012年12月17日为75.09倍)。自上市以来至上周末,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为47.43倍,当期估值水平已经高出接近50%。在创业板公司业绩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创业板估值很难创出历史高点,更可能的状况是平稳回落。
中小板估值优势明显
与创业板相比较,中小板估值较低,其相对折价率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一直以来,中小板相对创业板的估值均处于折价状态。中小板对创业板市盈率的比值最高时为2012年4月27日,其折价率为90.0%。此后,估值折价一路走低,至今年2月6日已降到了56.0%,为历史最低水平,较历史平均估值75%下降了19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市场明显偏好创业板,令中小板的估值折价持续创出新低。
同时,中小板业绩略胜一筹。按2013年预告净利润增速上限统计,创业板379家公司中预增的224家,占比59.1%,预减的140家,占比36.9%。中小板716家中预增的453家,占比63.3%,预减的260家,占比36.3%。中小板预增比例高于创业板,预减比例略低于创业板。
规模行业结构相近
在具备估值和业绩优势的同时,中小板和创业板所属公司的行业属性及规模具有相似性。
总体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创业板前8类公司为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化工、电气设备、通信、传媒共计300家,占比79%,而中小板同类公司388家,占比54%。
具体而言,创业板中机械设备类公司数量最多,有56家,占比14.7%,中小板中该行业也多达78家,占比10.9%,在中小板公司中数量排名第二;电子行业在创业板中排名第四,有39家,占比10.2%,中小板有57家,占比8.0%,排名也是第四;化工和电气行业,创业板中各有3家,占比均为9.4%,中小板则分别为86家和59家,占比分别为12.0%和8.2%。
相比较而言,创业板在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分别为53家和43家,占比分别为13.9%和11.3%,为其占比第二和第三的行业。而中小板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5.4%和5.6%,不过绝对数量占比也不少,分别为48家和43家。
从流通规模看,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市值都不大,超过9成的公司流通市值均在100亿元之下,50亿元以下流通市值的公司约占8成左右。最新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流通市值为26.73亿元,100亿元以下的365家,占比96%,50亿元以下的334家,占比88%。中小板公司平均流通市值39.6亿元,100亿元以下的为667家,占比93%,50亿元以下的570家,占比79%。
综合看,一方面,中小板与创业板在行业属性与规模方面相近,另一方面,中小板在业绩与估值上具有相对优势。我们认为,未来市场或将对中小板的估值进行再发现,其估值折价收窄有望带动中小板继续震荡向上。
(作者单位:天源证券)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