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中报风险充分释放
上周市场展开反弹,虽然上证指数反弹仅有1.69%,但是强势板块层出不穷,个股活力四射。经过一周的恢复性上涨,加上中报风险基本释放完毕,市场信心有所修复,确立了2100点的短期底部。从基本面情况看,经济数据依然乌云密布,稳增长政策不温不火,成交量虽有放大,但是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并无增量资金大举入市。笔者认为,短期底部基本确立,但是修复行情需要足够耐心,需要等待数据的好转,以及更多给力政策的出台,因此不应对反弹高度寄予厚望。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7月宏观数据仍然偏冷,稳增长政策加码难度较大,制约了股市反弹空间。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7月份CPI同比增长1.8%,符合市场预期;而 PPI同比下降2.9%,大幅低于市场预期。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从进出口数据看,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远低于市场预期增长8%左右,也低于6月的11.3%。从信贷数据看,7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401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减少5006亿元。其中,7月新增贷款创2011年10月以来新低。以上数据均表明,国内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内外部需求均增长乏力,实体经济下行导致信贷需求不旺,中国经济仍处于回落之中。虽然也有乐观投资者认为,CPI回落到2%以下为经济刺激政策预留出较大空间,但是目前物价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房价二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导致政策放松力度较低,投资者普遍期待的降准、降息迟迟没有出台。笔者认为,短期来看,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部分地区、部分产业可能会有振兴措施,但是总体政策仍将体现“稳”,市场呼吁的大规模减税以及降息、降准的难以出台,制约了股市的反弹高度。
其次,股市制度改革继续修修补补,实质性利好仍未见出台。前期监管部门继续针对风险警示板块、B股、新三板等进行制度建设,近期对市场反映强烈并且跌幅较大的ST板块、B股板块进行了补充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市场恐慌,ST、B股板块暴跌告一段落,但是中长期仍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股市改革进入深水区,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已经无法回避,需要统筹规划,拿出对市场冲击最小的方案。至于新三板,笔者认为推出的前期对市场影响不大,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度恐慌。无论是ST、B股还是新三板,其实都属于非主流问题,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新股问题,是否应该暂停新股发行,以及如何解决新股定价偏高和业绩变脸的问题。尽管管理层一再否认暂停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无关,但事实上发审委连续两周未审核新股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市场的反弹,侧面证明新股暂停对A股短期反弹有利。当然,本次新股暂停仍属于技术性原因,一旦恢复新股发行势必再次打击市场信心,投资者需要谨慎。
最后,股市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周期与非周期资金争夺激烈,但是缺乏增量资金入市,反弹高度料有限。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结构性分化特征,可以用冰火两重天形容,多数周期类个股股价持续大幅下滑,而白酒、医药股则一骑绝尘,甚至相当多的个股创出历史新高。如此泾渭分明的走势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的防御性特征,另一方面则缘于市场资金总量有限,主力只能在部分品种上采取抱团取暖策略,力争在个股行情上有所作为。但是以白酒、医药为代表的股票数量毕竟有限,总市值占比不足10%,多数投资者依然以亏损为主。近期随着市场回暖,部分题材概念股如稀土、海南、前海概念等有所活跃,人气开始提升,但是依然难以有效吸引场外资金的进入,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储蓄资金,单纯依靠存量资金的自救制约了反弹的空间。
根据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短期反弹可以延续,但高度有限。随着中报风险充分释放,以及技术上的严重超跌,大盘有望展开修复性反弹,但是2250点上方将会遭遇强阻力,投资者应该适可而止,掌握波段机会。
资产配置方面,在目前的成交量水平下应仍然以操作中小市值个股为主,超跌叠加中报风险释放为选股的重要标准。至于蓝筹股,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储备,加码并非没有可能,行业景气遭遇调控天花板,银行、建筑建材 、家电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主要的机会仍然集中在业绩相对稳定的消费股上。不过,由于其前期累积涨幅偏大,应注意短期的回调风险,需耐心等待买点的出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