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减税效应持续释放。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10639亿元,其中,2016年5至12月减税4889亿元,今年1至9月减税5750亿元。
据统计,在营改增拉长产业链、扩大税基的作用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月均增加20.7万户,明显高于2016年的月均增加8.4万户。
营改增其意义不止是减税,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行营改增,在为企业实质减税的同时,也引导企业集团把部分现代服务业从集团母体之中分离出来。在为母体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从而助推全社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全面实行营改增推动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更趋专业化,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加快了广东的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减税政策的民生效应也在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到减税红利。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支持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减税规模继续扩大,减税约790亿元。
在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六项减税政策中,简化增值税率政策格外引人注目。从7月1日起,我国将增值税税率由4档减至3档,取消了13%的税率,将农产品、化肥、天然气、自来水和居民用煤等直接关乎民生福祉的生活必需品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简并税率政策将通过传导机制引导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从而用税收“减法”去换民生的“加法”。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指出,结构性减税的关键是民生为先,是真实可感的民生效果。百姓逐渐鼓起来的钱包,也会转化为购买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正在发挥出显著效应,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4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六大减税举措。
营改增是2016年中央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去年5月份,郑州市全面推行营改增以来,全市营改增行业累计入库增值税88.58亿元,超过92%的试点纳税人税负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行业税负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直接减税16.38亿元,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在郑州落到了实处。
一些不法商家借营改增之名,集体串通涨价,或刻意曲解营改增而价外加税,已经突破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底线,属于价格欺诈 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是国家推出的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
近日了解到,国务院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
7月30日,记者从省国税局获悉,上半年,我省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三大行业”营改增试点改革顺利实施。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推进,今年上半年营改增减税851亿元,已累计减税2679亿元。
财政部税政司13日发布营改增试点运行的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营改增试点后,试点企业总体实现减税,同时,其下游企业因抵扣增加也普遍减税。
而日本和马来西亚增值税率仅为5%,新加坡为7%,澳大利亚和韩国为10%,美国企业只有盈利了才缴纳所得税,增值税目前还没有开征。一方面是消费者乃至企业都希望增值税税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希望购物发票缴税情况能够公开透明。
改革税收体制、结构性减税,成为非共识转型社会难得的共识。减税势在必行,税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社会财富增速,将加剧财政与民生对立,依靠转移支付不能解决税收使用效率低下的难题。
可能与国家的减税初衷相反,多数企业与居民尤其是小微企业似乎并未切实感受到企业税负的减轻,甚至还有所加重。以此观之,未来的结构性减税应围绕增值税扩围改革、对中小企业减税和减少间接税三块内容进行,同时辅以个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试点。
中国生产的产品,国外消费者却总能享受比中国消费者更低的价格,为何企业定价会“内外有别”?
简单地看,给实体产业减税,确实能够起到减轻实体产业负担、增强实体产业发展后劲、调动社会资本发展实体产业热情的作用。
在总体税制没有根本性变化,对政府的收入增幅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减税最终可能会再次演变成加税。
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月份至7月份,国内增值税完成33846.68亿元,同比增长4.4%,完成预算的63.0%。报告预计,下半年,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服务的不断优化,抵扣越来越充分,营改增减税规模预计将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