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降息降准可能都不大 将保持宽松格局

2013-05-12 09: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继日本和英国央行宣布实施宽松政策后,美国、欧洲、印度等经济体也纷纷加入宽松阵列,全球新一轮宽松政策拉开帷幕。面对全球充裕的流动性,中国货币政策将作何抉择?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微博认为,从目前情况看,降息、降低存准率的可能性都不大,货币政策难有实质性措施出台,但未来流动性仍将保持相对宽松格局。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的格局暂时不会改变,未来热钱仍将持续流入国内。

  近期主要经济体央行动作频频,先是美联储宣布继续执行QE3计划,接着欧洲央行在时隔十个月后再度采取降息措施、印度央行决定年内第三次下调基准利率、澳大利亚联储宣布降低基准利率,一些尚未召开政策会议的央行也有不少已经发出宽松信号。

  外围货币环境的宽松,引发市场对中国是否降息的关注。对此,刘煜辉认为,目前来看,降息的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难有实质性措施出台。他认为,未来降息与否,主要看经济增速下行的力度。“如果经济增速跌破7%的话,有可能降息;如果不破7%,货币政策不会有实质性措施出台。”

  “需要注意的是,当国债收益率接近定存收益率的时候,降息的概率会上升。”刘煜辉称,假如真的降息,一方面,可能说明经济已经出现下行;另一方面,降息所产生的实质效果较小。因为,从以往降息来看,往往出现在融资成本降下来之后,这时降息的意义无非是对该事实的确认,其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央票的重启是否释放出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刘煜辉认为,其目的在于增强公开市场对冲能力,应对外汇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央票和正回购的大量到期。

  对于未来流动性的判断,他表示,未来信用投放将放缓,但流动性仍有望保持相对宽松。去年11月以来,流动性维持了相对宽松的格局。未来这种格局能否持续,判断的唯一标准是资金的价格。资金价格是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综合平衡的结果。从资金供给的角度看,即信用投放角度,应当说,信用投放绝对量最多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季度信用投放量达到6.16万亿元,但经济起色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信用投放再加码的概率较小,信用投放增速会逐渐放缓。”

  刘煜辉称,信用投放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会发生改变,还要看资金需求是否发生改变。经济放缓导致资金需求下降较快,并且资金需求的下降快于资金供给的速度,这种状况的出现意味着流动性存在边际改善空间,即融资成本会继续降低。因此,流动性仍有望保持相对宽松。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未来外汇资金流入情况如何?中国应如何应对?

  刘煜辉:去年12月之后,跨境资本的套息活动开始增多,入境后结汇买入银行定存和短期理财产品,套取息差。今年一季度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转口贸易增长异常放大至74%,顺差增长达到78%,被认为是这一活动的明显活跃。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570亿美元,而经常账盈余贡献只有35%,资本项流入显著。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的格局暂时不会改变,未来热钱仍将持续流入国内。

  中国证券报:去年6月,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被视为央行利率市场化的重大突破。今年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刘煜辉: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蓄率是下行的,这导致资金价格存在刚性长期上涨的压力。储蓄下行,资金就不再像以往那样宽松,资金成本便有刚性上涨的趋势,这就要求推动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转型。中国储蓄可能在2014年见底,因此,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任务较为迫切。从去年6月降息和存款利率波幅的扩大,就可看出决策层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需要逐步进行,预计今年很有可能将存款利润浮动区间再小幅扩大一些。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