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巨鳄强势归来
在欧洲银行面临债务危机、政府监管、盈利下降的重压下,欧洲几乎所有的银行巨头都在疲于如何加强资产负债表时,华尔街金融巨鳄高盛、摩根大通等顶级投行以一组超级亮丽的业绩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强势回归。
根据华尔街六大银行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高盛净利22.6亿美元,同比增9%,其中投行业务收入15.68亿美元,同比大增36%,一季度17个交易日盈利1亿美元以上;而摩根大通净利65.3亿美元,同比大增33%,并购业务涉及资金超过1300亿美元;富国银行净利52亿美元,同比大增22%,旗下房地产贷款业务在美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5%;美银净利翻三倍至26.2亿美元,投行收入同比大增26%;摩根士丹利净利9.84亿美元,扭转上年亏损9400万美元的困境;花旗净利38亿美元,同比大增30%,投行部门一季度所有交易日均实现盈利。
美国投行再次主导全球金融市场
五年前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华尔街投行首当其冲,成了政府,民众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贪婪也成了高盛、摩根大通等顶级投行的代名词。在经历了痛苦裁员、削减资产、分拆业务、增加资本金之后,华尔街投行们以靓丽的财报再次向市场展示了自己的强大。
回想2008年几乎令所有金融市场从业者神经紧绷的几个星期,华尔街投行高管们纷纷向美联储伸手求援,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大佬脸上一副末日景象。
五大顶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老牌券商美林被迫求助美银收购;贝尔斯登拜倒在摩根大通旗下;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和有数百年历史的花旗银行苦求财政部救助,投行老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未能幸免......高楼林立的华尔街一片肃杀气象,愤怒的民众一度开展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曾亲历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腾讯证券(微博),那段回忆就如同一场恶梦,人们难免会这么想,华尔街真的会从世界上消失吗?
五年后,华尔街没有消失,他们带着击败当时风光无量的欧洲银行的光环,宣告着自己才是全球金融市场唯一的主宰者。
现在,欧洲银行在债务危机、政府监管、盈利下降的重压之下,欧洲几乎所有的银行巨头都在疲于如何加强资产负债表。瑞士的两大银行——瑞信和瑞银已经连续三年剥离资产,重组和分拆令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接受了政府数百亿英镑救助后仍在苟延残喘。巴克莱和德银则一直想方设法消化急速扩张导致的大规模庞大损失,在越来越眼里的政府监管面前对投行业务扩张早已畏首畏脚。资格最老的汇丰也难逃瘦身命运,从卖出平安股权到缩减在华保险业务,大有退出中国的趋势。
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投行业务营收规模约5000亿美元,金融海啸爆发后的两年间投行业务大幅萎缩至约3000亿美元,之后从2010年底逐步恢复,目前全球投行业务总营收已经从低谷中大幅反弹。
而与全球投行业务复苏相悖的是,欧洲银行在全球投行市场份额已经萎缩五分之一,而华尔街投行中仅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三家在投行业务营收中所占比重就已高达三分之一。虽然监管部门早已禁止投行自有资金进行高风险衍生品交易,但包括债券承销,并购咨询和股权债券投资等主要业务的投行收入早已摆脱低谷并蒸蒸日上,只不过这次复活的是华尔街,而他的欧洲同行们在不断损失市场份额。
华尔街浴火重生的背后
在华尔街一筹莫展纷纷关门歇业,变卖资产痛苦求生的时候,在大西洋的对面,欧洲政治家们似乎把此看作美国资本主义的“因果报应”。德国总理默克尔严厉指责美国银行业,将更加严厉地监管自己的银行和对冲基金。
沾沾自喜的欧洲银行业似乎看到了自己扬眉吐气的机会终于到来,在长时间看着华尔街主宰国际金融市场而自己又无可奈何之时,上天终于赐予了她们翻盘的机会。
伦敦城的欧洲银行巨头巴克莱迫不及待地收购了无力自救的雷曼兄弟旗下美国业务。巴克莱CEO将此视作进军美国的“绝好机会”。德国银行家们也没闲着,德意志银行也开始在美国开疆拓土,不断收购变卖资产求生的美国银行资产,一时间欧洲银行大有占领美国之势。号称世界最安全的金融中心的瑞士两大银行瑞信和瑞银也不甘寂寞,大幅度扩张了在美国的业务分支,纷纷加入投行巨头行列。甚至原本资产规模并不大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也在短短半年内跻身世界十大投行之列。
毫无疑问,在欧洲银行的进攻之下,华尔街投行的逆袭靠的不是运气。当前的华尔街投行家们无数次重申现在的行业早已不像当年那么风光。在全球营收下滑近三分之一,金融业就业率大幅下跌,高管工资和奖金被严格限制,员工不断遭遇减薪,动辄数以万计的大规模裁员下,《多德佛兰克法案》和《巴塞尔III》等监管法案重压之下,投行们的确不再像危机前那么容易获得超高收益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