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眼看盘:反弹有惯性 但不必跟风
上周五沪综指在银行股带动下大涨2.14%报2244.64点,股指形态似乎转好。银行股上涨可能有三个原因:一为上周二和上周三补跌;二为银监会要求“银行信贷支持扩大内需”;三为市场传言“A股有望加入MSCI新兴市场股指”。
A股市场对股指配置相关炒作其实早有先例,最早可追溯至上证30指数,当时许多有计入该指数嫌疑的个股受到疯炒。
银监会要求银行信贷支持内需,这或被市场理解成管理层对GDP增速放缓作出的反应。这很自然,因任何刺激经济的举措都受股市欢迎。
周六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这并不会构成全局利空。从上次汶川地震看,震后几天内股指因市场对政策利好预期而走得相对较好,其后虽有大跌,但已和地震无关,而是因国际大环境不佳。
在上周五股指大涨前后,就有许多人判断 “A股二浪调整结束,将展开壮观的三浪上涨”。笔者认为,A股就算真这么走,也是基本面发生突变所致,但目前情况并不支持大涨。
A股深具政策烙印,故应以基本面分析为重,技术面可淡化一些。综合基本面及当前较多人盼涨的情形 (暗示市场仓位颇重),笔者认为这个“三浪”或会惯性走上一段,但最终有可能走出“失败浪”。
基本面之一为经济前景。自去年起我国陆续出台一些刺激政策,避开房地产而倾向于铁路等方面,造成经济回升,当时被许多人判断为复苏,后又调整为“弱复苏”,最近又调整为“极弱复苏”。与之相伴的是股指先显著上升,但其后越走越弱,显然是基本面牵着技术面的鼻子走。
现在管理层似有意再度刺激经济,这次似避开投资不谈,只谈消费。然而,消费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改革,银行定向放贷是极难刺激起来的。简单说,刺激消费无需撒钱,只需动一部分人的奶酪就行,可这又谈何容易。
基本面之二是经济诸要素的效率下降。不管是人力要素,还是资本要素,其边际产出均降,这种情况下指望产能过剩的企业业绩大幅上升不切实际。就人力要素看,人力成本上升速率远高于生产效率;就资本要求看,其勉力或强行投向领域的油水正越来越少。
基本面之三是货币供应。我国广义货币确实极多,但股市非流通股不断解禁又抵消了这一因素。具体来说,过去几年M2增了几倍,可A股流通市值也增了几倍,最终是相互抵消的。换句话说,之所以这些年来筹码增加而股指能相对稳定,正是货币供应大增的功劳,因此M2增长因素不能重复计入。笔者认为,若未来货币增长率不及前几年 (极可能如此),该因素即转为利淡,因未来IPO可能还会制造非流通股。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可将股指当成超跌反弹对待,先看2300点能否拿下,现在没必要因市场普遍乐观就看得过远。就本周来说,上半段或许不错但下半段未必还能强势,因一方面绩差股年报将公布,另一方面月末资金或趋紧。(郑步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