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空间不大 扭转颓势需权重股走下跷跷板
记者 李波
上周市场重心持续下移,上证综指险守2100点。8月初开始的反弹迅速夭折,市场仍然运行在5月9日以来的下跌通道中。值得注意的是,期间几大权重板块出现了“跷跷板”走势,导致市场预期在生机与恐慌之间摇摆反复,不确定性大幅上升。这种权重股之间的彼此牵制,成为指数难以摆脱颓势的关键;而何时摆脱这种怪圈,也成为了判断后市的重要观察角度。
就而言,和地产无疑是掌控话语权的两大巨头,前者在上证综指中占据绝对权重,后者对深证成指影响较大;与此同时,作为风向标,券商板块也颇具人气,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市值股票对指数的影响也相当可观。5月初下跌以来,这三大权重板块出现明显的背离走势。
具体来看,5月9日开始步入调整,开始描画“M头”的最后一笔。当时,银行股成为领跌主力,并且一路跌至7月下旬;券商股则在“后金改”的余温下继续涨至6月初,地产股更是在5月实现V型反转、6月横盘震荡整理、7月再度强劲上攻。银行和地产的高度背离,导致5-7月深证成指大举跑赢上证综指。而7月26日开始,银行股走出持续反弹,地产股和券商股则自7月中旬开始见顶回落。三大权重板块强弱的逆转,导致近期上证综指表现大幅反超深证成指。而即便在这样的格局中,上周三也再度上演了银行股领跌、券商和地产股反弹的“微逆转”戏码。
这种“跷跷板”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影响权重股的因素趋于复杂,导致资金心态纠结。对于银行股而言,良好的中报业绩以及前期奠定的估值优势成为其7月下旬以来反弹的诱因;然而,银行股业绩下滑趋势已成一致预期,并且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不良贷款余额普遍出现上升趋势,引发市场担忧。对于券商股而言,前期的接连下跌缘于下半年自营业务预期恶化、创新政策出台节奏预期放慢、8月份限售股集中解禁和各种负面传闻等多重因素;不过,转融通业务即将推出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收入,优化行业竞争环境,成就了周中的脉冲反弹。对于地产股而言,销售回暖更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基本面景气度的同时,也引发了调控加码预期,从而导致股价出现回归和修复。
可见,在当前复杂的和市场环境之下,资金对于权重股的判断陷入了“双面硬币”之惑。负面因素的冲击令场外资金不敢贸然进场,而场内资金则根据消息面和预期的变化在权重股之间调仓换位。上周五银行板块再度独自撑场,虽然令股指暂时经受住了2100点的考验,但未来能否持续独挑大梁也着实令人捏把汗。
众所周知,指数若要有所作为,开启反弹之旅,需要权重板块集体持续上行,至少需要有序的轮动和配合。然而,近期权重板块你上我下的彼此牵制,显然不符合应有的上涨节奏,也令投资者一头雾水左右为难,市场预期趋于迷茫。因此,只有资金对于权重股逐步形成一致预期,推动几大板块齐头并进,大行情才具备基础条件。而预期从分歧变为一致,则需要经济、政策、技术等因素出现向好拐点。
庆幸的是,随着沪综指跌至2100点整数关口附近,市场出现了杀跌动能减弱、成交创出地量、前期强势股补跌等积极信号。尽管在当前的数据和政策空窗期,权重板块可能暂时无法形成合力,但下跌空间同样不大;后市如果经济数据出现环比改善,或者政策放松力度加码,那么权重板块的脚步有望逐步回归统一,届时新一轮升势有望开启。(李波)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