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等待一个特别的反转信号
悲观气氛再度笼罩上空。在5月4日创出今年反弹次高之后,市场节节下挫,中间虽有两天看起来不错的反弹,但终归还是滑入了下跌通道,尤其在最近两周,恐慌占据了市场。
值此关键时刻,有人开始预期将直奔1664点历史大底,也有人大声喊出底部渐近,憧憬起2800点甚至3000点的高位来。
多与空的分歧,就像形与影的关系,从来没有离开过市场。市场疲弱至此,多与空的分歧甚至争论同样激烈。但未来走势究竟会如何,几乎所有预言在严格意义上讲都属于极不靠谱的推演和猜测。
这个时候,市场真正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当这个信号对空方有利并压倒对方时,市场再度向下甚至直奔1664点并非没有可能,而当这个信号对多方有利并压倒对方时,市场就可能反转向上。
我们先来看看空方的几个信号。
外围市场上,由于欧债危机的继续发酵,以及美国失业率的悲观数据,致使欧美在最近都出现了暴跌走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降低。
国内方面,中报将改善的预期正在降低,企业业绩在较大范围内还处在下降周期,何时是底还是未知数,此其一。
其二,国资委发表“过冬论”,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紧缩周期之中,提醒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做好3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准备。
其三,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放卫星”,说2020年上交所市值规模要达80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8年时间内沪市要扩容4.3倍。
我们姑且不去详细拆解评论这三条利空因素,仅就这三个标题而言,就足以使A股下一个台阶。而最近的市场走势,也显然受到了来自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看多方的几个信号。
第一,至上周四收盘,沪深300估值已下行至10倍左右,创近半年新低,已经比1664点时的12.5倍估值和998点时的12.8倍估值又下降了20%。
第二,监管当局仍在不断推出市场新政,不但大力推动金、公积金、险资等机构入市和发展,而且市场制度建设方面正大举改革,逐步完善退市制度。另外,有消息说中央还在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促港资投内地资本市场。
第三,货币放松仍在持续。在6月初的降息之后,央行6月末又在公开市场进行了逆回购操作,资金面再次得以缓解,资金利率出现小幅下行,而且预期中的降准还将继续。
第四,各种放松管制的改革正在推进。继温州金改之后,珠三角金改也于近日获批,大有全面展开的架势,这种制度红利的释放,从长远看对经济对都将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比较这两组信息,可谓多空交织,虽然目前空方因素更多的主导了市场情绪,但目前还无法判断空方就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也不足以引领市场出现崩盘式的走法,但足以令“挖坑派”有所作为。
不过,请注意,另外一个信号可能会改变这一切,并使多方有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占据压倒性优势。
这个信号来自万众瞩目的住建部(发改委的事我们就不说了),信息有些模糊,但值得认真解读。上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福州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现在市场上的投机性需求基本上被挤出市场,而且房价的上涨幅度得到了控制。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回头看看住建部最近几个月来就房地产市场方面的相关表态,我们不难发现,从4月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未变”,到5月份的“方向不改,决不让调控反复”,再到6月初的“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住建部一直在强调调控,而且不动摇,但上周住建部官员“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挤出市场”的说法,就值得玩味了。
我们分析,一方面,之前从最高决策层到各相关部委,强调楼市调控不动摇的一条根本理由就是调控没有见到实际效果。现在好了,既然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挤出市场,那剩下的都是刚需了,而且房价的上涨幅度也得到了控制,这说明调控产生了很不错的效果,房地产调控放松就言之成理了,至少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嘛。
从这个角度理解,住建部官员的最新表态,无疑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给未来的政策放松找台阶、做铺垫。要不然房地产政策就会僵硬在那里,处在想放又不能放的尴尬境地,高处不胜寒。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持续下滑,客观上也需要在房地产上有所动作,这样才能真正缓解眼下之严峻局面。看看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吧,酒卖不动了,服装卖不动了,汽车也卖不动了,只有房子卖得动,但政府不让买,也卖不动了。
当然,我们也不要指望房地产政策有大的放松,只是目前确实有些矫枉过正了,现在应该再纠偏一下,回到更加理性的轨道上,并完善相关的政策配套,加大保障房建设,真正满足刚需的市场,不要让投机性需求重新回来就行了。
对股票市场而言,鉴于这个信号还处在模糊阶段,要真正反转还要等待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但是,投资者有必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进展,这个信号一旦得到确立变得清晰,市场的反转即将变得无法阻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