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资金分流 股市超跌后是机会
资本市场有句名言,“超跌后就是机会”。国内也一直流传几句话,“股市象围城,散户盼望上涨,机构希望下跌”,散户认为在上涨中才能赚钱,而机构则认为只有下跌才能买到更便宜的股票,才有更好的机会。这种分歧在近期尤为明显,5月份沪深股市冲高回落,月底前反而创出五月份新低,投资者的信心再度低迷,不过,机构反而积极主动,保险公司与QFII同时加仓。保监会5月23日的数据显示,4月份保险业的银行存款减少1348亿元,而投资总额增加800亿元;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监测显示,上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主动加仓2.13个百分点,其中77.1%的基金为主动加仓。
历史经验 超跌后是机会
所谓的“超跌”,就是短期内的急跌,急跌常常会引发恐慌,导致非理性的杀跌现象出现,而随后经常会出现恢复性的行情,甚至走向另一极端。从历史数据分析,沪深股市的多次大行情均是在大幅下跌之后产生,最近的例子是2008年11月份,沪综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下跌73%后,随后出现了9个月上涨109%的中级行情。而2001年美国NASDAQ指数崩盘式下跌之后,虽然至今仍远离高点,但近十年来该指数却上涨100%。
对于行业或个股,上述规律也经常有效。2008年的熊市中,伊利股份在股价折半后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股价再度下跌近50%,创下6.45元的低点,不过伊利股份也在此次危机中迎来了发展机遇,借助于行业整顿扩大了市场份额,也获得了提价能力,在随后的两年,公司股价上涨了614%,2011年利润较之前的巅峰时期增长了330%。
另一个显著的案例则是发生在债券上。2011年中,受到城投债的拖累,沪市企业债指数下跌了4.34%,导致债券投资基金的净值出现较大下跌。同年10月份,随着铁路债二期的顺利发行以及城投债危机的缓解,企业债指数快速上涨,上述分级债券基金的B级基金快速飙升,近期的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的推动下,出现第二波上涨,半年内的最大涨幅普遍超过60%,远远超过偏股型基金。
估值已经出现跳水式下跌
自2009年8月份之后,沪深股市再度进行下行通道,期间上市的部分新股更是出现跳水式的下跌。另外,沪深股市的估值也再次进入历史低位,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1.15倍,沪综指平均市盈率为11.89倍,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也下降至25倍和35倍,投资者信心严重低迷。今年初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上升行情。进入4月份,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国内公布经济数据的不理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沪深股市再度回落探底。虽然管理层暖风频吹、有关股市的新政持续不断,近期加大投资力度、刺激经济复苏稳定增长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投资者信心依旧低迷,超跌后的特征十分明显,而目前低估值蓝筹股对股市的估值支撑也十分强劲,沪深股市处在“熊市已结束、牛市尚未来”的阶段,虽然股指及大部分个股的上涨空间有限,但同样下跌空间也基本被封杀。
在超跌之后,超跌股的机会较大且比较安全。银行股的市值过大,行情仍受到制约,但中低市值的煤炭、地产、水泥、工程机械等低估值蓝筹股非常容易受到事件因素的刺激而上涨。近期铁路股的上涨,也属于超跌后的机会,毕竟去年因高铁事件而暂停的铁路投资即将恢复,行业复苏即将出现,基建板块也将因此而受益。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