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点在经历三下三上后,17日上证指数高开低走,下跌1.34%,收盘跌破2700点,逼近前低2638点。沪指成交额则连续四个交易日处于1200亿元下方,其中,14日成交1125亿元,创下一年半新低。
分析指出,相比沪指收盘跌破2700点,持续地量水平更能说明问题。一方面,市场“惜售”心态严重,反映对当前整体估值的认可;另一方面,外部扰动因素增加,使得观望情绪升温。不过短期市场企稳,仍需更多因素支撑。
沪指2700点失守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截至1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等均创本轮调整新低。以沪指为例,年内累计跌幅达23.19%,若从年内高点3587点(1月29日)起,回撤幅度达24.99%。
复盘沪指年内走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月29日至2月9日,沪指从3587点快速杀跌,期间跌幅达12.04%。对于这一时期下跌主因,有市场人士指出,是对内部风险因素的消化和调整,这些内部风险因素包括前期白马股的巨大涨幅、1月底时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地雷频发,在这些因素下,2月份北上资金月度首次净流出,而同时2月初时美股连续大跌,进一步催化了A股在1月底2月初出现的急速下跌。
第二个阶段,2月中旬-5月底,这一时期沪指整体区间震荡,市场风格有所切换,中小创个股收益超过沪深300等权重股,而外部风险事件初露苗头并有所积累。
第三个阶段,6月初-8月初,外围市场风险发酵,6月19日沪指收盘跌破3000点,开启新一轮下跌,期间偶有弱反弹。
总的来看,国信证券分析师燕翔表示,去杠杆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飙升”是造成股市年内下跌的最主要内因,而外围事件成为了市场下跌的催化剂。
8月以来,土耳其里拉出现暴跌,外部再添扰动因素,不仅抑制了A股有所回升的风险偏好,而且引发市场担忧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情形再现。
对此,申万宏源分析师傅静涛表示,土耳其危机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不宜过高估计,核心逻辑有两点。一是,强美元周期的持续性和力度存疑,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可能相对缓和:中期美元指数能否继续走强,根本上是由美国GDP占世界比例能否进一步提升决定的。二是,中国资本市场提前反应了中长期的悲观预期,现阶段总体性价比较高。2017年中国阶段性的股债双熊,而全球总体处于股债双牛的阶段,中国对于流动性收紧的反应更早更充分。
估值回归仍需时日
当下市场再次陷入类似2012年-2013年时“怪圈”,即“估值一低再低”,截至17日,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皆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的PE(TTM)分别为12.1、18.9、11.1和35.3倍,处于2009年至今的30%、37%、29%和6%分位,距离历史最低值的幅度36%、49%、39%和20%。从纵向比较来看,A股估值已经处于一个比较“便宜”的区域。
“一是估值逻辑,A股的估值逻辑在近两年已重构,主要来自制度、监管、海外资金等方面的引导;二是估值结构,小票相对估值低但绝对估值高,大票相对估值高但绝对估值低,行业层面低估品种以周期品为主。三是盈利趋势,估值反映的是盈利预期。A股盈利趋势在一季度开始走弱,后市仍要面临盈利的考验。因此,较低的估值能提供一定安全边际,但不能作为见底的充分条件。”天风证券分析师徐彪表示,不过并不建议过度悲观,毕竟基本面向下的预期已较多反映在价格中,但是历史上底部真正的企稳还在于盈利趋势(或流动性)有新的变化。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表示,从风险溢价监测体系看,当下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风险溢价不论从绝对位置还是上升的相对高度,均不及历次市场巨震时期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如2011年欧债危机等期间),因此市场仍未见底。在过去的历次市场见底的经验规律中,可以看到股权风险相对企业信用利差在2.5倍上下时,A股见底,代表了两类风险资产风险补偿配置的极限。目前股权风险溢价与企业信用利差的比值为2.05倍,相较于2008年10月的2.3倍、2013年6月的2.6倍、2016年2月的2.7倍仍具有一定的距离,中国A股的风险溢价上升幅度仍然不足。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A股真正的大型底部,一定是弱势股跌不动了,强势股跌透之后才最终形成的。”那么,从7月中旬以来强势消费股的二次调整到了哪个阶段?
华泰证券指出,本轮消费股调整与2010-2012年较为相似。对比发现:首先,今年以来消费龙头最大回撤相当于2010-2012年最大回撤的约75%;其次,当前必须消费龙头最大回撤与2010-2012年的比值小于可选消费龙头对应比值,分别约为70%和81%;最后,五粮液、伊利股份、海信电器、中青旅等部分消费龙头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幅度已超过2010-2012年的最大回撤。
长期关注科技板块
沪指收盘年内首次跌破2700点,市场情绪受到冲击,但更多来自心理层面。那么,短期有哪些品种值得博弈?中长期视角看,哪些行情能持续高景气度?
财通证券表示,短期看好周期和基建,长期看好成长。短期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宏观、基建和信贷数据的好转,推荐钢铁、建材、建筑、煤炭、基础化工等周期性行业。长期来看,中国已经不可能再重走加杠杆老路,新兴成长才是未来长期发展的新引擎。长期看好电子、计算机、云计算、5G、自主可控、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
布局科技三年上行周期。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表示,技术进步是科技公司牛市的基础,未来三年科技板块将会进入上行周期。从2016年开始,人工智能技术、以NB-IOT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智慧政务成为互联网的新增长点,大数据、云计算开始快速普及。明年开始5G投资启动,未来三年运营商开支增速进入三年上行期。5G商用带来的通信速度提升和延迟减少,将会大幅提升智能驾驶技术、VR/AR、SAAS、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5G周期中有望迎来新的突破,迎来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模式。国产化替代不断推进,智能装备未来三年有望提速。
政府对于科技板块的投资进入三年开支高峰期,科技领域的三年行动计划大量出台,中央和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基金加速设立。合计3.7万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已成立。从2016年,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开始,陆续发布了多项“三年规划”,包括《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等。从2019年开始,上述规划进入实施高峰期,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支持将会大幅提升。
在技术进步、政府真金白银支持以及并购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科技板块在2019-2021年将会迎来三年上行周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5G、云计算、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智能革命”涉及的板块。(实习记者 牛仲逸)
上周五市场几大主要指数再度触及新低,沪指逼近3000点关口,为21个月来最低;深成指则收盘下破1万点。有不少此前持币观望的投资机构纷纷表示,目前市场已经跌出底部,正在积极展开布局,倘若跌破3000点将进一步升级为扫货模式。
5月30日,受多重风险因素影响,上证综指跳空低开后低位震荡,尾盘加速下挫,最低触及3041点,收盘下跌2.53%报3041.44点,创2016年10月17日以来新低,连续六日走低;深成指跌2.35%报10105.79点,创业板指跌2.67%报1726.22点。
分析指出,昨日临近尾盘再度放量杀跌,恐慌情绪明显升温,预计今日仍有惯性杀跌,但前低3041点是密集成交区,震荡筑底时间较长,因此预计难以出现实质性破位。
昨日沪指虽小幅震荡但热点纷呈,其中国产软件概念板块继续强势,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事实上,在近期的震荡市中,受事件驱动,国产软件、芯片等概念板块一直是资金做多的主战场,涌现出中国软件、同洲电子、兆日股份、国民技术等一批强势股。
早盘,沪指高开后震荡走低,盘中翻绿;深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回落。截至发稿,沪指报3177.70点,跌0.08%,深成指报10742.91点,涨0.15%;创业板指报1834.36点,涨0.41%。
4月10日,A股市场上演跷跷板行情。上证综指全天红盘,收涨1.66%,创一个半月最大升幅,报3190.32点,逼近3200点;创业板指数低迷,全天几乎都运行在前一交易日的收盘点位之下,最终收报1835.52点,跌0.33%;深证成指收涨1.05%,报10765.62点。
1月22日,A股市场震荡走高,上证综指收盘前20分钟强势上拉,最终攻上3500点整数关口,日K线五连阳;创业板指更是上演绝地反击。
沪指在11天内连续上涨,春季行情已来,各路资金入市积极,但行情分化持续。“连阳”现象还能持续多久?如何抓住结构性行情?
沪深股指午后震荡回升,跌幅收窄,创业板指翻红。截至发稿,沪指报3417.38点,跌0.13%;深成指报11418.52点,跌0.16%;创业板指报1792.49点,涨0.09%。
午后,沪指延续震荡行情,截至午后开盘,沪指报3395.10点,涨0.28%;深成指报11362.33点,涨0.19%;创业板报1804.85点,涨0.57%。
A股新年三连阳,上证指数昨日盘中冲击3400点,而上涨的主力依然是去年人气爆棚的白马股。记者对比发现,如今的白马股也出现分化,白酒、医药、食品、家电等强者恒强,但保险、银行等出现高位盘整。
周期股午后崛起,带动沪指继续攀升,截至15:55分,沪指涨3391.82点,涨0.67%,深成指报11331.98点,涨0.46%,创业板指报1792.44点,跌0.16%。
两市午后成交量缩小,沪指小幅跳水与创业板走势一致,截止发稿,沪指报3367.05,涨0.56%,创指报1791.09,涨1.21%。
今日早盘,沪深两市低开,10点开始,沪指盘中急速拉升,次新股、5G概念股、传媒等题材股纷纷活跃。
14日,沪指盘初短暂冲高后回落,于3300点下方弱势震荡;中小创表现弱于主板,创业板指一度跌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