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在经历了前期的深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在横向和纵向水平上具备优势,破净股数量大幅增加,市场底部特征愈发明显。
截至8月13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下跌了15.76%、19.89%、12.63%和18.90%,显著落后于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从个股表现来看,3536只个股中,共有3054只今年以来出现下跌,其中跌幅在10%以上的有2703只,跌幅在20%以上的有2004只,170只个股跌幅超过50%,33只个股跌幅超过了70%。
从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来看,来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证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3.84倍,深证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3.8倍,其中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6.17倍、27.86倍和37.92倍。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整体法计算,上证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2013年1月以来的历史低点;深证A股则处于2012年9月来的历史低点,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的情况也类似。
截至8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06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占到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的5.83%。破净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和中上游行业,破净公司数量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和机械设备,其中*ST天马、厦门国贸、*ST凯迪市净率最低,分别为0.387倍、0.537倍、0.555倍。从数量上看,当前破净股票数量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低点,包括2013年、2008年和2005年的大底部;从比例上来看,当前破净比例也与2013年比较接近,2013年该比例为6.3%。
同时,沪深两市“一元股”(股价在1元至1.99元之间)数量也在快速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收盘,A股正常交易的“一元股”有24只,其中15只为ST及*ST股。融资融券余额方面,近一段时间以来,两市两融余额急剧缩水,已经跌至2016年4月左右的水平,两融交易占A股成交额已经降至7.68%,为2013年以来的历史低点。
在市场的深度调整中,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2018年以来,尽管市场整体大幅下行,沪股通与深股通净买入分别达到1155.84亿元和872.85亿元,沪股通已经连续六个月呈现净买入状态,深港通则在今年以来每个月都保持净流入。(记者 吴黎华)
A股市场在周一早盘出现大幅下跌,午后快速拉升,深市以红盘报收。
即将到来的9月,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再进一步,A股纳入MSCI的比重将升至5%;近日,商务部也发布了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的相关政策。
在金融监管趋严、信用收缩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艰难走完2018年上半场。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119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下跌13.90%、15.04%、14.26%和8.33%,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垫底位置。
一方面,审核趋严让不少新三板公司主动终止IPO;另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欲通过并购重组拓展新业务,完善产业链条。双方各取所需,使得今年以来A股公司“联姻”新三板公司升温。
5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截至26日,上证综指由前期的3200点一线,跌至2800点附近,阶段性最大跌幅达12.92%。同期,创业板指、中证1000等反映小市值个股的指数整体跌幅更为突出。
6月20日,沪深两市“深V”反弹,两市涨停家数达52家。昨日,两市集体低开,随后持续下探;中午收市前市场进入反弹状态,沪指全天缩量反弹,创业板成为反弹先锋。
2018年中期“大考”临近,1000多家上市公司提前“热身”,披露业绩预告。其中,近七成公司报喜。但由于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频繁,“二八行情”持续,加之从5月开始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增强,如何通过中期业绩预告一叶知秋,寻找下半年投资机会,是当下买方和卖方均需做好的“功课”。
6月1日起,中国A股股票正式纳入MSCI指数,启动仪式5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
近期,三六零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53亿股,募资金额不超过107.93亿元,引发了市场关注。不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A股定增融资规模显著下滑,“破发”随处可见。
A股连续两天回调,沪指逼近3150点,创业板也退回1830点附近。但涨价概念却在弱势中独善其身,从苹果到原油,从啤酒到燃料,从甲醇到造纸,再到日用消费品,均受到有限资金的追捧。
在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后,A股市场9日出现回调,调整幅度都在0.2%以内。
2017年度,沪深两市共计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分红总金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多个指标创下近期纪录: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破净股”数量近期创下3年来新高,1元以下“仙股”及低价股重现市场,过去受市场炒作追捧的ST概念指数创下3年新低,A股公司年报分红规模创新高,近500家公司年报业绩创上市以来新高。
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楼市调控持续加码以及融资环境趋紧的大环境,房企通过登陆资本市场以求壮大公司规模的期望愈加强烈。相对于监管严厉的A股市场,房企开始转战港股市场。
纳入MSCI、沪伦通、D股、放宽外资券商持股比例以及收购境外交易所,近一阶段以来,涉及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举措频频,显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正在加速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