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6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内需成了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发展的“定盘星”。
专家预判,下半年,因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外贸面临挑战,但内需中,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随着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变。
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上半年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但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我国GDP已经连续十二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到6.9%的中高速区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低于5%,为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
在经济运行平稳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上半年还有结构优化升级,动能加快转换,和质量效益提升等几大特点。从需求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改善的趋势。从新供给来看,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增长速度较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此同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于3.0%的预期目标。
“受国际贸易争端影响,净出口成为GDP的拖累项,对GDP累计同比拉动-0.7%;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拉动相对稳定,与一季度的2.1%持平;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拉动5.3%,说明消费对GDP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发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综合来看,我国经济运行韧性较强,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比5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增速回落,随着下半年财政支出的节奏加快,预计进一步回落空间不大。综合来看,上半年经济有一定韧性,经济运行结构持续优化,但在贸易摩擦、基建投资疲弱的影响下经济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但随着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持续提升,内需或将得到一定支撑,预计短期内经济仍将平稳运行。
短期增长主要还看三大需求
展望下半年,在毛盛勇看来,短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看三大需求。从上半年主要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格局中,内需是决定力量,其中消费又是“顶梁柱”。下半年,消费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他说。
投资方面,毛盛勇认为,虽然投资上半年呈现一种缓中趋稳的态势,但从先行指标来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费等增长都在加快,意味着下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随着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下半年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综合需求几个因素来看,下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变。
温彬也认为,未来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收窄将对基建产生持续影响,但随着PPP项目清理告一段落,合规PPP项目贷款逐步改善,下半年基建有望改善。下阶段,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制度红利;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促进扩大内需;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前提下,通过降准(包括定向降准)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以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下半年,消费稳定增长面临一系列有利因素。首先,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高位。其次,政策利好有利于提振消费,比如降低宽带使用、移动网络流量、景区门票等的价格,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实施的效应将逐步显现,有利于信息、网购、新能源汽车、旅游等消费增长。再次,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增长较快,将带动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增长。
内外部仍存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
对于下半年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毛盛勇表示,从外部来看,上半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重大挑战,对我国也增加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从内部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仍然存在,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下一步要坚定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内需,使经济始终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
至于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毛盛勇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进口大豆价格会有一定上升,会带来豆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一些变化,但大豆及豆类相关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较小,即使价格有一点上升,对CPI整体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目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有利于价格保持总体稳定。因此,下半年CPI有望延续温和上涨的态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称,下半年,从全球来看,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再次分化、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演化,美联储加息次数多于预期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有许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有增无减,严监管背景下融资渠道急剧收缩,房价过快上涨导致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政策转向等,对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不小的变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经济运行的外部不确定性需要高度关注。一是要关注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可能对中国出口形成的冲击。二是要关注地缘政治变化可能对原油价格的冲击。三是要关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冲击。但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应过分夸大。中国经济韧性仍强,内需增长空间较大。通过促进内需增长来消化和吸收外部冲击仍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中国十几亿人口需求的增长本身就是巨大的市场,通过国内宏观政策的适当调整来刺激内需,中国经济增长仍可获得较强的支撑作用。
据贵州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贵州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904.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8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93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99亿元,增长11.2%。
近日,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总的来看,中部六省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地方“两会”,多位省级政府一把手转正。从目前各省份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地调低GDP目标,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推进“租购并举”,提高民生保障,解决群众住房生活等需求,成为新亮点。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GDP首破80万亿元,增速6.9%,实现2010年来首次回升。十几天里,全国31个省份也陆续公布了其一年来的经济数据。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31个省市(区)去年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去年GDP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没有发生变化,重庆排名赶超天津,辽宁增速由负转正。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和2016年同期相比,去年我国GDP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没有发生变化,重庆排名赶超天津。
不过宁吉喆也坦言,十年前就发现地方数据总量加起来超过全国数据的情况,“比如2016年地方加起来的地区生产总值比全国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高出3600万元。除了上述原因,范子英还总结称,财政下行趋势明显,增收难度加大同样倒逼各省“挤水分”。
1月18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7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将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遵循真实准确、规范统一和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统一核算,并统一公布核算结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基本衔接。
2017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750亿元,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2.5个百分点。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
先是内蒙,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 如果横向比较则可以发现,这两个地区出现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在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已经有所体现。
1月4日,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的关键一年。
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7-2018)”在京举行。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之后,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绩单,其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出“国家线”,贵州反超重庆,与西藏同居榜首。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之后,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绩单,其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出“国家线”,贵州反超重庆,与西藏同居榜首。
在这20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增速较上半年略有放缓,4个省份与上半年持平,而上海和新疆的增速则较上半年有所上升。增速领跑全国的西藏、重庆和贵州三个省份中,重庆和贵州在前三季度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稳定位列全国三甲。
郑州加快农业快速路铁路代建及107辅道快速通道工程建设,确保四环快速化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成“井字+双环”快速路网。据悉,2020年前建成商登高速郑州市境段、国道107郑州境东移、国道310郑州西南段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建成郑州客运西南站、西站、东站、航空港区客运站等客运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