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试点4年的营改增全面推开,昔日地方第一大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将这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最深刻的财税改革推向高潮。
上世纪中叶,法国等欧洲国家率先引入增值税,由此迈向经济转型时代。如今,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助推“十三五”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层级。
出实招减负增强企业活力
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营改增这招“大棋”时作出了郑重承诺。
3月23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细则落地,4万多字、近百页的详细方案给河北宏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望都分公司财务总监孙满囤吃了颗“定心丸”。
“没想到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项,房地产企业还可以抵扣土地出让金。”孙满囤算了笔账:改征增值税后,按1000万元销售收入计算,一年可少交税4.6万元。
房地产业受益改革,有助于加速去库存降低风险;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受益,营改增成为稳就业的扩容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后,营业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执行3%的简易征收率,低于营业税时5%的税率,税负下降四成。
据统计,从2012年启动试点4年来,营改增已累计减税6400多亿元,惠及592万户试点纳税人。改革全面推开后,今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减税。
“减税对企业而言就是放水养鱼,让大多数企业受惠,轻装上阵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实现逆势增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说。
迈出结构性改革重要一步
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动能。
1954年,法国在全球率先颁布实行增值税制度,因有效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增值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目前全世界已有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开征增值税。
营改增在我国全面推开试点后,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所占税收比例将达到42%左右,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短期看为更多企业减轻税负,长远看则利国利民。
营改增的政策取向,更强调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试点4年,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巨大撬动作用已经显现。
据税务部门统计,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首次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2015年底营改增试点服务业企业达到510万户,是2013年试点企业数量的1.35倍,改革成效好于预期。
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
“改革后,我们两家酒店仅水、电、汽油等能耗费用全额抵扣,一年就可节省150多万元,对企业而言确实‘减负’不少。”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喜来登酒店和豪华精选两家复合型酒店助理财务总监李英说,三亚国税局专门开设微信群,及时回复疑问,帮企业快速适应新税制。
金融业的减负将更有动力服务好实体经济。河北省保定银行副行长郭俊段测算,今年他们打算购进8000万元设备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改征增值税将这部分纳入抵扣后,税负将明显下降,银行净利润可从去年底的4.65亿元增至4.78亿元。
专家指出,对企业来说,营改增的减税并非躺在原地不动就可以“坐享其成”。相比营业税,增值税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规范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红利。
“营改增全面推开迈出我国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作用,既可以为当前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还能为未来发展增添持续动能。
为保障这项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税务总局已合计出台112项改革准备工作,与地税一同完成了1000多万户纳税人的征管档案移交,加强督察,加大培训,让企业尽快适应新税制。
财税改革迎来“重头戏”
税制的进步,是一国治理能力提升的体现。
“好的税收制度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说,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在税制结构上更显公平、公正,对于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进入深水区的财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极为不易。营改增“收官”,无疑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正在重塑中国增值税制。
“新增不动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意味着2009年启动的消费型增值税制改革正走向收官阶段。”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后,接下来的任务就要进一步规范增值税制,更好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为企业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成为重塑中国财税制度的新起点。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规范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营改增全面推开提出了地方税体系的重构问题,正积极推动规范化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形成。
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将为其他国家经济转型提供经验。
5月1日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先把金融业纳入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国家。“这一探索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毕马威(中国)副主席何坤明说。
通知指出,支持洛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区域性生产服务基地。支持开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强化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定位,打造与郑州紧密衔接的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区。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了解到,截至8月10日,北京市累计接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来水超过15亿立方米,供水水质均符合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
至8月10日,北京累计接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来水超15亿立方米。
春风化雨润中原,坚定信心谋发展。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0%、12.6%和11.5%,分别高于全国2.0个、3.6个和1.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呈现光明前景。
1-4月,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3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第二产业5.1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7.7%,高于第二产业17.9个百分点。一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营业利润增长19.8%;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增长10.4%。
刘曙光代表:主动“瘦身健体”,才能让发展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做产业规划时,什么新鲜上什么,导致风电、光伏、海洋工程等朝阳产业很快又陷入过剩。
必须看到,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不仅是时代赋予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更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战略抉择。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必须进行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
在做减法的同时,各地纷纷出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快布局相关项目,在调结构上努力做加法。” 这个成功案例是近年来各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促经济升级的典型“缩影”。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降一升”诠释出鲜明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
记者从财税部门获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积极研究包括生活服务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接下来有可能几个行业一起推进,财税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进行营改增调研。
日本实力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球都居于垄断地位,牢牢把控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 在澳大利亚,今年6月份,日本精工就因同另外两家日本轴承制造商组建卡特尔联盟,密谋在澳大利亚市场对轴承产品的价格进行操纵,日前在澳大利亚被处以300万美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