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悉,2016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5%,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8.1%,比上月回升3.7个百分点,仍位于收缩区间。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增速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降幅收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小幅收窄。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回落,但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降一升:制造业PMI报50.1%,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为近18个月的最低值;非制造业PMI报54.1%,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成为近4个月的高点。但从全年来看,制造业PMI的平均水平为50.7%,与前两年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并未出现大幅下降,显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本周全球市场将迎来西方传统的圣诞季,从周三(12月24日)起,欧美市场将纷纷进入休市阶段,不过美国和日本仍将在本周密集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其中美国三季度GDP终值、日本11月工业产出和通胀数据应该是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中国经济运行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速也在探寻新常态的“底”。昨日出炉的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及汇丰PMI双双下滑,并向荣枯线逼近,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运行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速也在探寻新常态的“底”。昨日出炉的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及汇丰PMI双双下滑,并向荣枯线逼近,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必将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更大能量。
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未季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增长1.7%
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1.1%,与8月持平,预示经济平稳增长基本态势未变。 具体来看,今年9月,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
受新出口订单反弹,汇丰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继8月大幅下滑至50.2之后小幅回升至50.5,好于预期的50,一定程度上缓解对我国经济短期失速的担忧,经济下行风险暂时缓解。
目前措施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即都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出台具体措施,而不是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那样,全面宽松货币。目前企业贷款难,抑制实体经济,是最大担忧之一,因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继而降低贷款利率,被认为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PMI指数较2月份略微走高。“近期中国官方透露出‘保增长’的迹象”,刘利刚表示:“伴随着中国财政计划的开展,中国经济的减速趋势将得到缓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0.3%,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降三个月后再现回升。
新年伊始,受春节临近等因素影响,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则认为,2014年中国制造业活动弱势开年,反映1月份外需疲弱和国内商业活动放缓。
在经历上周市场的大幅度下跌后,本周一市场有企稳的迹象,上证指数走平,而创业板上涨接近1%。
早盘时段非美货币保持震荡,市场的关注点在最近开始出现慢慢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