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4日宣布,为反映近十年来全球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到1.9美元。分析人士称,全球减贫重任进展显著,但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世行当天发布题为《消除绝对贫困、共享繁荣——进展与政策》的报告,并公布了这一新数据。在新标准下,2012年至2015年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有望从9.02亿降至7.02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2.8%降至9.6%,这是该比重首次低于10%。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反映2005年以来全球出现的价格上涨。世行参照当今世界最穷国的平均通胀水平,提高名义贫困线,而实际贫困水平则保持不变。
1990年,世行选取当时一组最穷的国家贫困线,采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通过计算出平均值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2005年,世行进行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国际可比性价格数据收集。此后,世行根据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和当时15个最穷国的国家贫困线的平均值在2008年将国际贫困线上调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世行统计显示,过去数十年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占到全球贫困人口的95%。目前,撒哈拉以南地区贫困人口占一半,东亚占12%。在战乱和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地区,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世行预计,201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率将下降到4.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将下降到5.6%;南亚将下降到13.5%;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下降到35.2%;中东和北非地区因缺少可信数据,世行未对该地区进行预测。世行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尤其严重,该地区的减贫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世行在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率稳步下降,中国和印度取得的减贫成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行行长金墉在一份声明中说,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各国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金墉还警告说,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全球贫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想实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仍然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巴苏也表示,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弱正让新兴经济体蒙上阴影。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预计将不如从前,这将给减贫带来新挑战,尤其将不能照顾到这些地区最底层40%的人群之需求。(记者刘劼 江宇娟)
2016年,身处中心城区的睢阳区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该区采用PPP模式等,创造性地引入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市政基础设施服务。
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已有五年多,距离触底还需满足三个条件,结构性改革是歼灭战更是持久战,未来经济很难有强劲的反弹趋势。同时他还透露,房地产投资正在逐步见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只要政策配合到位就大有可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好牌”还有很多。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
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房地产投资不断萎缩,而背后的直接原因正是房地产市场库存过高。
都说今年很“冷”,到底有多“冷”,数据会说话:12月3日,来自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称,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29.17亿元,同比下降0.2%,较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04亿元,同比下降85.6%。
经济下行,资本寒冬,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生死大考,能活着已经不易。媒体在这样的关键时候,如果不能承担起引导方向,鼓舞士气的社会责任,那么也绝不能毫无底线原则地落井下石。
10月19日,省长谢伏瞻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分析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安排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中国经济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下。19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GDP增速首次“破7”,为6.9%,引来各方关注。
10月15日,全省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动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省政府召开。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10日在此间谈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时强调,“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省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各项数据显示,8月份我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8月工业生产略有回升但压力犹存,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但结构有所优化,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保证7%的经济增长仍需稳增长政策发力。
5年阵痛期,“阵”是周期,“痛”是代价,我们不可能“动大手术”,用“泻药”;也不可能继续依赖刺激政策,用“补药”。经济结构调整事关全局,需要对未来和改革多一些耐心。
7月份以来,经济运行虽有波动,但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聚,多数传统产业增速有所下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因此,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运行数据出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