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每年吃盐50万吨 产生利润达10亿元
盐业专营制度取消后,对于资本来说,究竟意味着有多大的蛋糕可以分享?值不值得去争抢?如何去争抢?盐务管理部门和盐业公司的命运又会如何?
昨日,业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从生产调拨价到超市零售价,刨去包装费、运输费等,每吨有2000多元的利润,而国家给河南的生产分配额是60多万吨,算下来,链条利润约13亿元。如果按照河南每年50万吨的消费需求算,能产生10亿元的利润。
消费者
买盐时选择更多、更自由
取消食盐业专营首次获得官方确认,这对于消费者、行业人士来讲无疑是一件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食盐实行专营的结果是缺乏价格监督。根据国家发改委2009年出台的《关于提高食盐出厂(场)价格的通知》,每吨碘盐批发价格(含税)没有超过700元的。
“郑州超市里,最便宜的盐也要1.5元一袋!”市民郑先生说,以1.5元500克为标准,每吨3000元,从出厂价到销售价,食盐的价格飙涨了6~10倍。
取消专营,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消费者可选择的种类会更加丰富,选择也更自由。”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张慧玉说,现如今,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能买到低钠盐、无碘盐等,取消专营以后,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更安全、更健康营养和各种口味的盐类产品。以后,更多人可能会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海盐、各种洗澡的浴盐、具有保健功效的盐、治病的盐,“老百姓会更注重产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
中国中部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永华也表示,盐业放开专营,将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权,从而放开食盐价格,“放开专营后,以市场决定供应、价格,带动食盐价格下降。”
但张慧玉说,虽然食盐的价格有了自主性,但对于盐这种大宗商品,发改委或物价部门应该会在价格上给予指导,国家还是会进行调控。
生产企业
想进入食盐生产的资本不会多
“现在企业利润很薄。”省内一家食盐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说,生产企业一直呼吁取消食盐专营,放开食盐市场。
“我们对改革是非常赞成的,正在做一些准备工作。”上述负责人说,作为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将按照改革方向、政策进行,保证合格的盐进入市场,“以后出厂的价格不会定得像现在这么死,我们可能也会上小包装,直接进超市,接受市场公平竞争。”
这位负责人说,“盐属于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只有地下有资源才有条件搞生产。而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食盐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国家发改委也曾下文,每个省有定点食盐生产企业的不再增加,没有的可以增加。”
“是否会有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还不好说。”我省另一家食盐生产企业市场部的刘经理认为,从国家食品安全这块来说,如果人人都能做,食品安全还有没有保证?
杨永华同样认为,由于食盐关乎国家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等问题,因此,在生产领域不会完全放开。
民资进入,是否有门槛或市场准入机制?刘经理认为国家应该会有所考虑,将来详细的改革方案中应有这方面内容。
流通领域
食盐每吨2000多元利润吸引人
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食盐出厂价在500~800元每吨,省、市、县三级盐业公司“经手”后,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飙涨6~10倍。
真有10倍吗?受访的一企业负责人说,肯定是有利润的,从生产调拨价到超市零售价,刨去包装费、运输费等,每吨有2000多元的利润,“但这些利润主要用于‘养人’”,他直言不讳地说,“省、市、县,一级级,有那么多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利润,这么多人怎么生存?”
“从我的角度看,10倍利润这个说法并不全面,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刘经理说,食盐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中间有很多环节。刘经理说,“食盐属于笨重低值产品,价格不高,但运费却很高,此外还有包装、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等成本支出,如果像媒体报道的有10倍利润,盐业公司可能早就出世界500强了。”
据此,上述受访企业负责人估计,专营放开后,社会资本可能会更多地进入食盐流通销售领域。
杨永华则表示,市场化运营之后,将由市场需求决定价格。食盐是基本需求,需求量十分有限,同时,目前食盐的附加值不高,因此食盐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吸引力并不强。
有此一说
现在谈取消后的事还太早
取消盐业专营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昨日,河南商报记者致电曾分管盐业改革的原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副局长、原国家经贸委盐业办公室副主任陈国卫。
他说,食盐专营制度早就该取消了,“但工信部这次只是说总方向是取消食盐专营,而真正取消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他表示,现在谈制度取消之后的事还太早,未来出现什么变故都有可能。不过,陈国卫又分析说,如果真取消食盐专营,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各级盐务管理部门都被“摘牌”,他们的权力或将移交给其他职能部门。
他认为,相对于盐务管理部门而言,食盐专营取消后,盐业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将会极大提高。而广大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盐产品。
“取消专营后,食盐价格可能升可能降,但小升小降对老百姓的生活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他表示。
取消食盐专营后,食盐加碘怎么办?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许多盐务管理部门坚持食盐专营的支撑。对此陈国卫表示,“这只是他们拿来当幌子的东西,市场放开后,食盐加碘这个事,自有卫计委等政府部门来解决。”
新闻1+1
中盐的生意
盐务最早归轻工部管,轻工部彼时还挂着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的牌子。上世纪90年代的体制改革将轻工部原有的职能划到了经贸委,1996年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规定,食盐年度生产计划由国务院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下达。行业专家解释,实际上,发改委计划司把这项权力下放给了中盐。
中盐因此掌握着全国食盐年度生产计划,食盐定点生产盐矿每年生产多少食盐、调配到哪些省份,都需要中盐的指令。对于各省盐业公司来说,从附近盐矿调盐和远距离调盐的成本相差甚远,这背后存在的利益寻租问题在行业内早已不是秘密。
中盐的食盐调配在业内又被称为“开票”,中盐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从盐矿购买食盐,然后再销售给地方盐业公司,这一买一卖其实只体现在票据上,地方盐业公司拿到中盐的票据往往也是直接从盐矿拉盐。但经过这一次转手,食盐的价格就从出厂的约500元/吨变成到消费者手里的约3000元/吨。
——摘自《南方周末》
(王艳艳 见习记者 王磊彬)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