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模式:中国互联网新兴筹资方式风险大
设定具体项目、规定具体期限、募集定额资金、面向特定群体……“众筹”这一互联网新“玩法”正吸引一些中国年轻人参与其中。
众筹被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和现实生活中普通募资项目不同的是,众筹项目多为创意产品、演艺活动和创新产品。
在设定天数内,达到或超过目标金额,项目即成功,发起人可获得资金;项目完成后,网友将得到发起人预先承诺的回报,如果项目筹资失败,发起人已获资金将全部退还支持者。
在中国最著名的众筹平台“众筹网”上,众筹项目被划分为科技、艺术、音乐等不同门类,募资总额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在一则韩国影视明星见面会的项目中,发起者的募资目标是30万人民币,对项目感兴趣的支持者可以通过支付1680元人民币,获得该项活动的入场资格。
“事实上,众筹模式就是将购买者的需求和资金预先进行集纳,项目发起者进而有目的地进行产品研发或活动策划。”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比如,一些想举办巡回演出的演艺团队无法拿捏市场风险,通过众筹网站发布自己的演出计划,如果支持者众多、支持资金足够,就能‘有的放矢’。”丁肇勇说。
专家认为,众筹表现为一种针对特定消费者的定向营销。在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或者活动举办,可以规避一些成本风险。
“众筹其实就是一种‘团购’。”经常参与、关注众筹项目的熊图认为,众筹参与者对项目的支持属于一种购买行为,通过资金换取实物或者服务。
“目前中国的众筹还处在发展初期。”丁肇勇说,“赢得支持者信任,保证支持者资金安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最关键。”
“按照定义来看,众筹项目不涉及资金的收益保证和投资行为,只是单纯买卖行为。”丁肇勇说,披着“众筹外衣”的集资项目让他颇为担心。
有专家指出,如果投资者出钱买的是可获得收益的股份而不是具体商品,就意味着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无法得到保证,如果发起人携款跑路,损失很难收回。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表示,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变相融资形式容易让不法分子为非法集资套上看似合法的“众筹外衣。”
北京亿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朝新认为,网络众筹平台对发布的项目可以起到一定监管作用,但是很难保证项目的绝对安全,无法对其进行信用背书。
专家建议,用不多的金额购买众筹项目的“玩票”,一旦项目涉及金额较大、许诺各种收益、没有实物买卖发生,购买者就应当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