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31次降价难撼高药价 定价模式未改变滋生腐败

2013-09-03 08:2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从1998年5月21日起,国家计委决定放开维生素C、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4种药品价格,揭开了药品降价的序幕。迄今为止,我国已针对不同品类的药品进行了3轮共31次降价。

  然而,“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尽管政府试图以行政手段推行药品定点生产、药品零差率、杜绝“以药养医”等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多方阻力。

  药品定价模式未改变

  “事实上,不是降价政策没被执行,而是没有在药价体系中体现出来。”国内某药企高管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决定自2013年2月1日起对20类药品调整最高零售限价,覆盖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这是迄今为止国家进行的第三轮、第31次降价。

  尽管十多年来,国家针对多种药物进行降价,并不乏一些大幅度降价,例如2005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医药企业的激烈反对声中执行第17次降价,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降价金额约40亿元。2012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作出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达17%,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近20家单独定价的跨国药企产品也遭遇大幅降价。然而,从患者角度看,还是存在“药价高、看病贵”的问题。

  “为什么觉得药价贵?主要贵在高价药,这些高价药即使降价了,还是和百姓的消费水平不匹配,承担不起也就觉得贵。”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

  而上述业内人士则认为,虽然降了30多次药价,但每次降的种类不一样,而且现行的药品定价模式没有改变,药价很难降低。

  该人士表示,当一种药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市场反馈很难再降下去,政府会开始降其他品种。而那些降得太多的品种又会因为价格太低,企业没有利润可赚,就不再生产了,这也就出现“降价死”的怪现象。

  “以前药企通过换包装、换药名等形式逃避降价,但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赚不了钱,企业就不做了,反正能做的药品还有很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据该人士介绍,由于二甲以下基层医院百分百要求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而三甲医院最高只要求使用30%的比例,有的只需百分之十几。所以患者到基层医院觉得药价便宜,但去三甲医院,医生有太多选择,不一定要开便宜的基药,自然觉得药价贵。而药企的低价产品如果在基层医院也卖不出去的话,干脆就不卖了,这种药也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现在很少有药不能替代,除非国外企业的专利药,例如一些进口抗肿瘤药,无法替代又是必需的,这种药的价格就降不下去。”上述人士表示。

  执行遇阻

  不仅药企不愿生产低价药,事实上,在一些灰色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一些医院也偏好开贵的药。

  本报曾披露过在药品流通环节中,药价是如何层层被推高的内幕(《业内人士自曝潜规则:20元抗生素注射液为何卖到115元》)。以一支抗生素为例,医院就可从中获得30%甚至更多的回扣,药价越高,回扣也就越高。

  “价格更高的药受到欢迎,企业也不愿意生产医生不开又没有利润的药品,利润空间小,企业也支付不起回扣。”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除了发改委推动降价,国家也多次对药品定价体系进行改革,希望降低药品价格。

  早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就规定:医疗机构执行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试图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而卫生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发(2010)20号]则进一步提到,“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然而,有地方数据显示,药品加成率下调后,药品加成收入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以12%的速度增长,药品总收入增速更是高达17.6%,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降反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博曾在行业论坛上表示,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药品费用由药品价格、用药量和用药结构共同决定,从我国药品价格的形成角度看,15%的加成只占药品价格的小部分,而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占绝大部分。

  事实上,据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介绍,我国新药上市,首先需要定价,然后要进医保和基药目录,接着就需要进行招标,走完复杂的流程,药才能进医院。“企业如果想把药卖得贵一点,就要想办法‘搞定’负责定价的人。如果公司搞不定,还得再托人帮忙,这些都需要‘打点’。而这些成本也会加入药价,通过贿赂等违法行为,也可能使一些高价药进入医院。这样,药品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层层审批,就可能滋生腐败现象,产生很多隐形成本。”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实行药品零差率后,一些药品没有利润,导致一些企业亏本,不再生产这种药品。虽然国家和地方有政策支持,但存在的变数很多,也未必跟得上企业的发展。”牛正乾告诉记者。

  牛正乾表示,因为市场原因,企业利润受到影响,很多政策就很难执行下去。例如2007年以前,国家推行基药定点生产,有一批很便宜的药规定几家企业定点生产,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现在国家又要推行新的定点生产,但不是太看好,最好还是走市场化道路,否则企业没有利润。”牛正乾说。

  降价政策之下,本土药企面临利润空间的收窄,外资药企也不例外。不过,进口药价格普遍高于国产药。

  除了药品本身功效、进口原研药在前期研发上的巨额投入等成本因素,牛正乾告诉记者,国内外药价差别,在药品招标上就能体现。以上海为例,此前上海按量采购,报名参加招标的企业很多,外资药企只要降价达到一定幅度就能参加招标,但是这个幅度没有公开的标准。而国内药企,只有价格最低的两家才能参加投标,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投标资格只能打价格战,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就被无限压缩了。

  不过,某跨国药企人士告诉记者,进口药在中国和外国售价差距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完整的数据说在中国卖得都比外国贵。至于一种特殊情况,专利到期的原研药在国内比仿制药贵,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历史因素,早先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给了这些药品行政保护,以原研药单独定价作为当时国内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补偿。另外,原研药成本还是比仿制药贵,从外企角度,生产、制造流程等,平均成本比部分仿制药还是高很多。

  (夏清逸 王治尹)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