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贷乱象:银行员工个人账户一年资金进出上亿

2013-09-03 08:2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前几年,一些民间资金掮客打着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幌子,在各地纷纷建立民间融资性担保公司。因其大量违规经营,涉险高利贷业务,它们往往成为引发地方金融风险的“深水炸弹”。

  经过一轮轮风险事件洗礼后,跑路的跑路,进去的进去,此类不正规的小担保公司死得差不多了。如今,资金掮客们卷土重来,盯上了已同银行建立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做起了“调头”、“过桥”融资的生意。据记者观察,这种灰色金融明显带有影子银行特征,其风险不亚于当年担保业乱象。

  “过桥费”奇贵

  “过桥贷”是指借款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民间的小贷公司、投资咨询类公司直接或通过民间融资方式筹措资金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待重新取得银行贷款后再偿还这部分融资的一种手法。

  对苏南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某地的一家农商行进行贷后调查显示,50户有“过桥贷”的小微企业中,用此方式归还银行贷款后,再进行续贷的企业户数占全部贷款企业的70%。据对一年间的资金情况流动情况分析,这50户企业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贷款110多次,约7亿元,其中,以“过桥贷”的方式归还贷款超过4.84亿元,占银行累计贷款金额近七成。

  企业为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尽快获得续贷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向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民间融资等第三方短期性融资还款,以防资金链断裂。“过桥贷”已成为中小企业为了维持良好信用记录和资金正常运转所采取的一种常见融资方式。

  调查显示,从50户企业银行贷款还款资金来源情况看,企业自有资金2.15亿元,占银行累计贷款的比例为30.72%;通过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投资类公司等获得还贷资金5700万元,占银行累计贷款的比例为8.15%;通过民间融资方式获得还贷资金4.27亿元,占银行累计贷款的比例为61.13%。民间融资已成为企业“过桥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由于乞灵于“过桥贷”的企业多数急于获得短期融资,因此其成本极高。

  苏南一名做汽配生意的小老板向本报表示,他所借的“过桥贷”,100万元本金,十天利息20000元。

  来自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这50户企业“过桥贷”平均融资成本年利率为45.58%,而某农商行一年期间加权平均利率为9.5774%。

  “过桥贷款”的巨额融资成本往往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巨大“包袱”,直接导致企业负债大幅攀升、偿债能力下降。

  某服装企业反映,它在银行年均贷款余额1.4亿元,全年支付利息1089万元,平均融资成本7.6%,而该企业为了“调头”,这一年多来通过民间融资25笔,共计2.3亿元,日均占用资金1000万元,全年支付融资利息460万元,平均融资成本50%,是银行融资成本的6.58倍。做什么生意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企业当家人说,高额的融资成本像个绞索,对企业来说是“花钱买口气”,苟延残喘。“过桥”,一不小心就成了奈何桥。

  信贷员的“灰色业务”

  由于“过桥”的紧迫性往往来自银行续贷到位前的“空白期”,撮合“过桥贷”往往成了银行信贷员的一项“灰色业务”。

  上述汽配小老板的经历很典型。由于账期因素,每当贷款到期前的一两个月,他就算有单子也不敢接。

  “做小本生意的,有一两个月账期是正常的——哪能卡得那么准,赶在还款前,就能把货款收回呢?所以,要把钱提前备足放在账上,等着银行扣。”

  即使还了款,还是有麻烦。为了发放后续贷款,银行还要重走审批流程,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批下来。如果碰上额度紧,有时甚至要个把月才能批下来。这时生意还要做,急需要钱的时候,就只能找资金“调头寸”。

  据他回忆,有时,银行信贷员会有意无意地告诉你,哪家公司能提供这种短期“过桥”的钱。上述他所借的十天20000元利息的“过桥贷”,就是某信贷员介绍的。

  “信贷员答应贷款十天下来的。如果不不来,或者有意拖个几天,我就惨了。一天两千块啊。”他说。

  当地一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对此评论称:“都是些短平快的生意,多发生在银行信贷人员、民间资金掮客与小企业主之间,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信息不匹配进行拉郎配。”

  也正因为存在灰色地带,“过桥业务”极易诱发银行员工道德风险。无锡某大型银行在对员工与客户资金非正常往来进行飞行检查时惊愕地发现,员工与一些社会融资机构和客户存在大额非正常资金往来,其中有一银行员工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其名下的个人账户与企业间的资金往来超过了1亿元。

  调查发现,有部分员工利用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在客户资金紧张时,利用自己在银行工作的高信用度,发动“小圈子”里的朋友筹集资金代客户垫付就急。客户困难时他出手帮助,而每到季节性的考核时,客户也投桃报李,帮助拆入资金,为了便于考核,这些资金往往直接进入其个人账户。有的银行员工利用法律对个人账户查询手续复杂的限制,配合企业逃避资金流向的监控。也有的银行信贷员利用自身掌握的借贷需求信息,为民间借贷双方“牵线搭桥”,每天坐在电脑面前进行“信息配对”,从中赚取“提成”。更有甚者不惜以身涉险,赤膊上阵直接放贷。江苏丹阳就发生过一起建设银行分理处负责人充当资金掮客,从民间筹措资金后以个人名义直接与企业进行借贷交易赚快钱的案子。结果资金链断裂后远遁他方,至今音信全无。大型国有银行管理人员长时间在灰色地带游走,而上级行浑然不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内控管理制度的失范、失察。

  (陈志龙)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