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揭航空意外险黑洞:纯保费三四元卖20元

2013-07-09 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造假!暴利!航意险乱象丛生

  监管真空让造假横行,纯保费三四元却卖20元

  近日发生的空难,让人对航空意外险(以下简称航意险)的关注度又提高起来。

  事实上,航意险这个售价仅为20元的“小险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黑洞,近年来,航意险市场造假、暴利等乱象从未止息,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

  前不久,青岛市破获一起假保单诈骗案。违法分子销售假航空意外险保单获利114万元,38万余人受骗,涉案虚拟保额达1520亿余元。此案线索源于客户向保险公司咨询投诉,保险公司受理投诉时发现,有人冒用其名销售航意险假保单,最终保险监管部门和警方联手打掉了造假团伙。

  航意险存在监管真空,造假几乎稳赚不赔

  早在1997年,我国航意险市场就陆陆续续出现过假保单。2008年,曝出携程网出售假航意险案件;2009年,保监会在清查中又挖出了在互联网上注册假公司、向航空售票网点销售假航意险的“李鬼”。这两起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保险行业发起打假行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禁止手写保单、规范代理人资质等。但时隔4年,又曝出造假大案,充分暴露出航意险市场“防线”的脆弱之处:

  一是销售渠道混乱。造假者多为航空售票点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监管部门会对其资质、销售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但随着网络售票的普及,很多没有保险代理资格的售票点也出售航意险,他们游离于监管部门视线之外。

  二是造假风险小、成本低。航意险保险期限短,一般就是坐飞机的几个小时。飞机平安落地,少有人在乎保单真伪;飞机失事,假保单随罹难乘客损毁,无从追责。因此,航意险造假几乎稳赚不赔。业内人士称,售价20元的航意险假保单,其印制成本只有4角钱左右,造假利润率高达几十倍。

  三是投保者主动辨识意识较差。2011年,北京保险行业协会搭建了航意险信息查询平台,但据该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部在京营业的85家公司累计上传航意险保单2900万件,涉及被保险人4106.9万人次,而主动访问平台查询真伪的仅5万多人次,约占1‰。

  兼业代理渠道混乱、监管力量鞭长莫及,以及保险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差等原因,使航意险假保单处于“监管真空”中,难以禁绝。

  行政定价严重偏离市场价值成为航意险暴利根源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目前保险业“渠道为王”。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比如航空机票售点、旅行社等垄断着绝大部分航意险的保费资源,并哄抬代理手续费。“一份航意险20元的保费中,保险公司只能分得三四元,其他都被代理方拿走。这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郝演苏说。

  可即使每份保险只能分三四元保费,各保险公司仍坚守这一市场,显然其中仍有利可图。因此乘客完全有理由质疑:20元的定价存在暴利。

  近年来,航空客运业快速发展,航意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据统计,民航乘客量近三年累计接近4亿人次,如果以10%的购买比例计算,航意险的收入高达8亿元。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客运安全情况总体良好,2000年以来,共发生过武汉、釜山、大连、包头、伊春等五起空难事故。

  在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费收入逐年增加、经营成本不断摊薄、空难风险总体可控、赔款支出有限的情况下,航意险理应下调费率或扩大保险责任,还利于民。但现行的收费标准仍然沿袭1996年央行、财政部和民航总局联合发文的相关规定。行政定价显然已严重偏离市场价值轨道,成为航意险暴利的根源。

  “算下来,目前各家公司的经营费用和支付给渠道方的附加费用,占比高达90%左右。”郝演苏认为,无论是哪种保险,如果附加费用超过了纯保费,就违背了保险精算原理,属于漫天要价。“在国外,监管部门会规定保险产品附加费用占保费比例的上限,比如限定在25%以内,以此实现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竞争、锁定风险成本等多重目的。”

  郝演苏认为,当务之急,保监会应主导对航意险做出科学的费率精算。“航意险到底值多少钱?监管部门不能一笔糊涂账。让这一险种重回市场轨道并健康发展,想切实维护投保者利益,应把航意险的定价权还给市场。”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