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依旧雾里看花 到期产品表现不容乐观
在银行传统稳健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的同时,不少投资者将目光投向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但结构性理财产品就像扶不起的阿斗,由于银行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因此始终无法让投资者彻底放心。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应远离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近半产品未披露到期收益
结构性理财产品从前因频现零收益而被投资者诟病,到近几年逐渐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接受,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结构型理财产品的表现与投资者的预期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披露不透明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据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3年1-5月结构性理财产品共到期686款,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产品未公布到期收益率,多达326款。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未公布到期收益率有多种原因,但到期收益率表现不及预期或许是主要原因。
除了到期收益率不愿见光之外,部分银行的结构型理财产品的结构、投向也是让人雾里看花。记者在多家银行网点暗访发现,部分银行的理财师只知道销售结构型理财产品,给出一个预期收益率,但是对产品的结构、投向都说不清楚,有的甚至直接给记者一个宣传单页,让记者自己看着理解。
与其说理财师业务不精,还不如说银行本身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运作不透明,导致理财师都看不懂,又如何让客户看得懂?
尽管此前银监会曾发布规范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的通知,明确表示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比例以及到期收益等都应披露透明。而不久前银监会发布的“八号文”也再次规范了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屡禁不止。
到期产品表现不容乐观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银行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类稳健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这也让不少投资者另寻出路。保本不保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尤其是对本金风险无法承受、对收益的风险可以承受的投资者,更加青睐结构性理财产品。因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本金风险是可以确定的,而最高的预期收益一旦能够实现,往往远高于债券类理财产品。
从今年前5个月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情况来看,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360款产品中,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有300款,占比超过八成。但是,考虑到未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可能存在较多未实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因此,对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到期收益率也不能盲目乐观。
已公布到期收益的产品中,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共有57款,从挂钩对象来看,以挂钩汇率和价格的产品为主,其中挂钩价格的产品均为挂钩黄金价格的产品。尽管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挂钩汇率产品数量最多,但是从占比来看,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占比最高,达到已公布到期收益率产品数的50%。
远离信批不透明产品
对于依旧青睐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今年结构型性产品的选择机会也较多。统计显示,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共计730款。从挂钩对对象来看,挂钩汇率和利率的产品仍然最多,二者发行数量分别达到285款和142款,总体占比达到58.49%。
值得一提的是,挂钩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基本不大,此类产品往往与美元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挂钩,而美元Libor的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预测。因此这类产品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
理财师提醒,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与挂钩标的表现相联系,因此最好选择一款结构清晰,且你对标的物走势有所预判的产品,这样相对容易得到较好收益。
此外,尽量远离信息披露不透明的产品。对于结构、投向及到期收益率等信息都不敢见光的产品,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该产品的不确定性风险非常高。
(刘志飞)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