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专家:工薪家庭有望成中产群体后备军

2013-06-14 08:45    来源:京华时报

  □解读3规划

  工薪家庭有望进入中产群体

  京华时报:对于今后国民收入的增收问题,国家还有何专门规划吗?

  王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期间收入分配改革工作提出的增加收入的量化指标,非常振奋人心。但这个收入倍增是要扣除物价因素的倍增;是人均、而不是人人收入倍增,是低收入群体较快增长的倍增;是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收入不公逐步改善的倍增。

  京华时报:您认为现在我国中产阶级人数规模大约有多少?增加中产阶级人数有何良策?

  王宏:仅就城镇范围推算,我国“城镇中等收入劳动者群体”总人数在6-7千万左右,约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3.2亿的18%-20%左右,占城镇总人口的9%-10.3%。目前中等收入劳动者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以及一些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可以达到30%以上。

  为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我建议在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打出一套组合拳。这包括,通过政府减让税费,扩大劳动报酬增长空间;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收入分配调控功能;扩大教育支出,解决医疗、住房问题等举措。

  京华时报:哪个群体会成为我国扩充中产阶层的潜在人群?

  王宏:分析表明,劳动报酬水平以及工薪就业者总量与收入分配格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10年我国城镇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占比65.2%,转移性收入占23.5%,经营净收入占10.9%左右,财产性收入1.2%。工薪收入是城镇家庭收入的主体。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工薪收入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而这些家庭正是今后最有希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后备军。

  □解读4困惑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京华时报:在收入分配领域“分蛋糕”时,部分存在收入差距被拉大的问题。如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缩小收入差距?

  王宏:在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的同时,我国还要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收入增加和收入差距缩小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可偏废的两个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问题,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要拿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在工资外收入监管、完善资本市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均等化问题方面。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