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表现活跃美国监管层神经紧绷
就像是“僵尸复活”,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地美、房利美,股票近期表现异常活跃。其中,房利美股价从5月初的0.83美元飙涨至5月29日上午某时点的5.20美元,随后暴跌。更有媒体惊呼,曾被巴菲特称为“金融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银行”,风险正在快速升温。
“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是否再度紧逼美国金融监管?
“复活的僵尸”
据“两房”财报,随着住房市场持续回暖,房地美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收入46亿美元,不仅连续第六个季度保持盈利,且信贷质量持续改善。2008年之后的贷款业务严重拖欠率仅为0.38%,低于2005年至2008年贷款业务拖欠率的9.48%。而房利美第一季度实现税前净利润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并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我们确实看到了其规模增长的一些信号。但我们也观察到不同的信号——"影子银行"系统中的某些市场仍然保持稳定而非反弹。这可能是出于金融机构对法规变化的观望,而非出于市场需求的不足。另外,市场机制和产品随着法规在演变,这些演变尚在进行中。”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汤新宇告诉经济观察报(微博)记者。他认为,“影子银行”的状况用“趋于稳定”描述更为合适。虽然,升温确实存在于某些市场,其能否回归到一个真实显著的水平,取决于政府监管与参与机构的互动关系。
在汤新宇看来,“影子银行”体系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补充而非替代品,其也是金融市场一个关键的、健康的参与者。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的规模从顶峰时期的20万亿美元降到2012年底的13万亿至14万亿美元。目前,“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规模上差距并不显著。
其实,至少此前备受诘问的“两房”近来似乎在努力扮演“好孩子”的角色。
“由于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向美国财政部支付股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联邦政府赤字。这让国会在面对提高国家的债务上限以减轻其违约风险的问题时,争取到了一定时间。”标普一份最新宏观报告称。
标普报告解释,由于美国住房市场反弹,华盛顿的立法者已经能够将债务上限政策提上议程。不过,目前美国财政部仍将采取“特别措施”,来应对其财政赤字。
然而,“两房”的“乖表现”并不能真正消融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担忧。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芝加哥的讲话中指出,监管者对于“影子银行”大规模违约难以应对,但他并未明确表示,“影子银行”存在大规模违约的可能。
而关键在于——监管者已经着力于建立新的监管体系,并建造更为发达的监控系统。汤新宇举例说,对于应对回购市场(“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部分)上的大规模违约风险,美国的监控努力已较2008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更多的监控法规和工具正在出台。“从周期的角度,美国正处在一个过分监管的阶段。”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当前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发展是否会让美国重蹈次贷危机的覆辙,取决于监管层能否有效监管及建立隔离墙。“目前看,风险尚小,毕竟居民和企业负债大幅减小了。”
在沈建光看来,未来的监管重点包括增强“影子银行”及其产品的透明性、减少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联系、限制银行借款规模的杠杆比率、确保回购市场的应对机制等。
事实上,在“影子银行”的管控上,美联储着力于三方及双方回购交易的监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此前的改革收紧了货币市场,但还是不能避免违约所带来的风险。除了对三方回购交易的监控,对于清算行提供的当天交易信用也在不断缩减,预计于2014年将大规模减少。
而对短期批发融资市场的监管将是美联储今后工作的重点,主要表现为对经纪自营商或经纪自营商控股公司的监控。
沈建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直言,当前美国监管机构和私营板块还存留漏洞。美国决策层担心“影子银行”不断运转、壮大,其规模甚至超越常规银行体系,最终恐怕会重蹈次贷危机覆辙。
汤新宇并不否认未来“影子银行”也可能重新变回猛兽,比如在金融危机中身陷囹圄而崩盘。但在市场导向的机制中,这并不是“影子银行”系统的个性。“像其他金融创新一样,"影子银行"是一把双刃剑,结果取决于如何去使用它,以及在政府的监管程度和私有实体的牟利本性间能否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汤新宇说,“当下,我们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忧虑胜过新一轮对"影子银行"的担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