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高通胀导致西红柿变奢侈品 每公斤21元
一年来西红柿价格上涨122.13%,现约合每公斤21元人民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西曾一度遭受高通胀带来的发展压力,然而自去年以来这个“老对手”又找上门来。近日由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近12个月以来巴西通胀率累计达到6.59%,已超出政府允许范围,为近期最高。
在高通胀的压力下,巴西各类日用品及农产品价格都在不断上涨,最明显的当属西红柿的价格。近12个月以来,据统计西红柿价格已经上涨122.13%。在首都巴西利亚,目前超市里西红柿价格已经超过每公斤7雷亚尔(约合21元人民币),这让原本收入水平较高的首都居民也叫苦不迭。许多人开玩笑称,现在比富标准都是用西红柿。在超市,记者经常能看到对着不断更换价签的西红柿叹气的家庭主妇。
据巴西媒体报道,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巴西人的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改变,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去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大型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更加便宜的蔬菜食品,就连节日礼物的预算也在不断降低。
巴西知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教授萨米说:“高通胀对国家的损害极大。日益高涨的物价对于百姓购买力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那些低收入家庭,他们负债和违约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另外高通胀还将给投资带来影响。萨米说:“高通胀还使投资者持观望态度,降低对巴西经济的信心,延迟甚至停止投资,给经济增长带来损害。”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由于巴西政府公共开支很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而是大幅投入到刺激消费领域。因不断提高薪酬水平,尤其是公共部门的工资,再加上“零饥饿计划”和“家庭补助金计划”等社会福利政策的相继出台,在2003年到2011年间,约有4000万巴西人加入到中产阶级的行列,这导致巴西公共财政赤字高企。
另一方面是巴西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巴西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费来带动,消费占巴西GDP的比重超过60%,而投资只占不到20%。巴西经济学家里贝罗解释说:“近几年来,政府促进就业、不断提高最低工资,一方面使失业率下降,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但问题是,与此同时生产和投资却在下降,这样就必然导致经济不平衡,表现出来就是物价的上涨。”除了高通胀外,目前巴西还面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难题。2012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为0.9%,不仅创下巴西近10年来(仅次于2009年的-0.3%)第二低的增长率,也远未达到拉美地区平均3.1%的增长水平,在金砖国家中也是最低的。
对此巴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如银行降息、控制汽油价格、为家庭提供食品补贴等等。另外由于“世界杯效应”,有关专家认为巴西今明两年经济将会持续回暖,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9%左右。巴西财长曼德加在5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已经采取的刺激措施仍将起效,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减税计划,它们将刺激经济发展并提升巴西的竞争力。”
本报驻巴西利亚记者 苑云天(本报巴西利亚6月1日专电)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