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低价卖矿被指国资流失 接盘者为原煤炭部人士
2011年12月,邵寨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2.25亿元,投资双方股权比例不变,仍为51%比49%。2012年3月,邵寨公司取得该项目探矿权证。
从华能集团给本报记者的回应中,关于这项转让收益几何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司还没有看到现钱。
其称,华能甘肃公司在组建邵寨公司时,在未对煤矿探矿权进行评估的情况下,将探矿权价款转为对邵寨公司的债权。也就是说,华能方面转让探矿权并未获得现金,只是换来了对邵寨公司的一笔债权。
但华能集团同时表示,已经委托中介机构对邵寨矿权开展评估工作。待评估全部完成后,华能甘肃公司将根据评估结果将探矿权转让给邵寨公司。
退而不撤?
华能方面为这个煤矿投入了多少真金白银?灵台县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邵寨煤矿筹建工作从2009年6月启动,建设工期为36个月,估算总投资15.7亿元。截至2011年11月,累计投资4.25亿元。
直到目前,华能方面对这个煤矿项目依然“恋恋不舍”。本报记者近日走访邵寨煤矿,从远处望去,邵寨煤矿的井场、办公楼和员工宿舍都在建设中;走到近处发现,现场竖立的各种宣传牌都表明华能集团的参与度,没有一点大地能源的影子。
办公楼和员工宿舍施工现场的一个工程概况牌显示,邵寨煤矿一号、二号单身宿舍楼的建设单位是华能甘肃公司,开工时间是2012年6月6日,竣工时间为2013年7月30日。这一开工日期已经是在华能集团作出退出该煤矿的部署之后,并且也在邵寨公司拿到煤矿探矿权后。
离单身宿舍百米左右,邵寨煤矿办公楼也正在建设之中,四周的挡板上写着“甘肃华能”的字样。本报记者还看到有宣传牌标明,邵寨矿井的建设单位是华能甘肃公司。
综合现场各种信息可了解,邵寨煤矿涉及的多项工程建设方都是甘肃华能公司,而非邵寨公司,更不是大地能源。
一些煤矿的工作人员以及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认为,邵寨煤矿就是属于华能集团的。
就在上个月,华能甘肃公司的网站还挂出了“邵寨公司邵寨矿井工业场地围墙及护坡工程项目”的招标公告,称项目由华能甘肃公司批准建设。
邵寨煤矿建成后将有多少收入?金银岛分析师戴兵对本报记者分析说,根据邵寨煤矿的煤炭指标来看,其销售额可以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进行参考。现在目前当地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为480元/吨,180万吨一年销售额约为8.64亿元。
也就是说,邵寨煤矿一年的销售额就可能超过华能方面当初转让探矿权的原价5.37亿元。
作为邵寨煤矿的接盘者,大地能源这家成立于2011年2月18日的民营公司有何过人之处?
本报记者此前在该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注册地并未发现大地能源的入驻信息,却发现了标识为大地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地工程”)的办公地点。本报记者通过北京市工商局的查询系统了解到,大地工程的注册地址与大地能源位于同一办公楼同一楼层,是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民营企业。
本报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大地能源有三家法人股东,其中大地工程出资2000万元,占其注册资金的40%,是第一大股东;另外两家都是民营性质的公司。大地工程自我简介显示,其为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注册的中澳合资企业,1995年成立,隶属于原煤炭部。
根据大地工程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大地能源的法人代表周少雷曾任原煤炭工业部选煤设计研究院院长等职。对于大地工程的法人代表谢美华,曾有媒体报道称,谢美华有过在原煤炭部工作的经历并于1998年下海。本报记者尚未从其他渠道证实这点。
尽管上述人士都有过官方机构工作的经历,但这些因素是否对华能集团和大地能源的上述转让产生影响还是个谜。
(徐沛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