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试药者用最短时间赚最多的钱 不在乎身体
“我一个试药的朋友曾经参加一场试药,需要先给他注射病毒,观察试药人几分钟里的反应,然后再给他注射解药,看药品的疗效。朋友跟我说,那几分钟简直难受得要死。即使如此,他还是在继续试药,因为这个钱好赚啊。”作为一名资深职业试药人,陈宇(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我们这个群体,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就是为了多赚钱,也有因为欠了大笔信用卡债,急需用钱。”
在记者采访的所有职业试药人里,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认真考虑身体的承受力和可能的损伤,以及自己的未来,在他们眼里,只有在医院住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
“医院住的时间长了也难受,像坐牢一样,而且还影响下次试验,因为要去找项目,再体检、报名,都要花时间。”周成(化名)说,“本来看到5月中旬北京有个试药项目,3500元,打算去,昨天又看到一个5月底的,也是在北京,5000元,我马上选择5000元的项目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成刚从医院出来,怀揣着从医生手里接过来的6000元钱,这个从某个小县城来到上海的“85后”年轻人,刚刚在医院待了8天,接受了一种抗生素的注射试药。
一年前,周成在一个QQ群上第一次知道了一种叫“试药”的兼职,此前,他跟着朋友来到上海,也想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做过保安,也做过临时工。那时他在一家工厂打工,每天从中午干到半夜,一天只有100多元的收入,每到下班,回家的夜班车都没了,他只能徒步回到那个300元租来的平房。
此前,周成曾卖过血,那次卖血换来的300元,凑够了他离家后第一次回老家的路费。在发现试药这个兼职后,周成不想放过这次赚钱的“好机会”。
第一次试药,周成在病房里见到了所谓的职业试药人。“他们都拿着笔记本电脑和iPhone 4,当时我就想,看来干这个真的挺赚的。”周成说。第一次试药还让他结识了两个资深试药人,从“前辈”那里,他知道了上海几家大型三甲医院招募临床试验的电话,也知道在上海该如何不通过中介自己联系试验项目。
自第一次试药之后,身体已经不是周成考虑的因素,只要有钱赚并且能通过体检,他并不关心两次试验是否间隔了3个月,也不关心药品的副作用会有多大。
陈宇对试药也比较资深了。对于健康和未来的保障,他同样没有多想,况且,以他最初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什么保障可言。
陈宇曾在一家造船厂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电焊,车间内粉尘严重,一些工友都患上了尘肺病。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造船厂到上海打工。陈宇表示,以前一个月挣两三千元,而现在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元,他身边有人甚至一个月挣一两万元,都开着车来试药。
实际上,周成和陈宇并非不知道频繁的试药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比如逐渐产生抗体,以后生病很多药将不管用了等。而更现实的则是,试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谁知道以后身体出现问题是不是试药引起的?只能自己受着呗,能找谁说理去?”说到这里,周成低下头,拿出手机看了看,发现没有新的试药通知,又把手机塞回了裤袋。
佟红生的事情周成他们也听说过,但这些“别人的事”和“自己的钱”相比,终究是别人的。
这些职业试药人抱着或侥幸,或不信,或认为自己已准备好承受后果的心理,数着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钞票,同时盼着下一场高价试验项目快些出现。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职业试药人,他们的牺牲与爱心和为科研献身精神无关。他们从五湖四海聚集到大都市,也曾辛勤劳动过,但最终选择了这条“致富的捷径”。他们不在乎身体,但反复对记者说:希望不要透露他们的真实身份,也不希望写出太多细节让别人认出他们。
除了还想在试药圈里“混”,他们也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外做什么。“家那里人比较保守,不会认同这一行的,也不想让他们担心,我跟我妈打电话都会说,无论别人跟你说你儿子在上海干什么,都不要相信,他们都是骗你的。”周成说。
(夏清逸)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