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温州炒房团金字塔 大佬沦落到当会虫房托

2013-04-25 08:33    来源:法治周末

  “结果很搞笑,我们两辆车上的人没有一个下单,反倒激发出当地人的好几单来。”孔帅无奈地苦笑了下,“不过后来这种情况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说有什么投资秘诀的话,温州人的市场眼光敏锐、下手快,这些都构成了温州人投资房产成功的重要因素。”周德文告诉记者,“北京奥运村的房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奥运会前,奥运村的房价直线上升,很多温州人马上动身去投资。当时据称在北京温州人有500亿元的资金投资房产。而当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部分温州人很快意识到房价在会后可能要下跌,于是在会前的几个月,就有人开始大面积退出。

  “当时一些旁观者还觉得奇怪,温州人究竟在折腾什么,才进去前后不到几个月竟然又要退出。”周德文接着讲道,“事实证明,奥运会后房价果然就跌了,当时温州人退出的资金大概已有100亿元。”

  同时,温州人还深谙“快鱼吃慢鱼”的经商法则,出手快成就了很多温州人。

  周德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尤其是温州的太太团,下手快、出手大方,而且敢拼敢抢,很多人称她们买房像买菜一般。但也正是这种拼抢速度,让她们拿到了许多价格更低,条件更好的房源。

  孔帅也认为:“一般投资要讲先机,只有出手快才能真正抢到先机。很多热门楼盘都是先出一期,买了之后第二期再出来,开发商就要开始涨价,早买入的自然也就是赚到了。”

  天使还是魔鬼

  有人说,温州炒房团简直就是魔鬼,所到之处房价飙涨,人们怨声载道;同时也有人说,温州炒房团的到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反倒是做了件好事。温州炒房团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周德文认为,所谓的这种炒房本身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无可非议。

  “法无禁止即可行。”周德文说,“法律没有限制居民不可以买房,也没有限制居民不可以通过投资房地产来赚钱,这是最基本的法治原则。”

  同时,周德文还表示,投资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市场能带来回报必然会吸引资本集中进入某一领域,加之并没有什么准入条件限制,自然也就有很多人相继从事这一行业了。

  而对于温州炒房团的“恶名”,有着“浙江炒房团总司令”称号的陈俊认为,这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温州商人乃至浙江商人在经济领域上敢为人先,并引起了大家的瞩目,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陈俊同样是最早组织炒房团的人物之一,他曾一度动用18辆大型奔驰客车,载着1000名浙江房产投资人去北京看房。

  “通过投资房地产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并没有错。”陈俊认为外界对所谓炒房团存在着诸多误解。

  与记者通话时,陈俊正在河北,他表示自己已经“潜伏”在河北三年多了。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