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温州炒房团金字塔 大佬沦落到当会虫房托

2013-04-25 08:33    来源:法治周末

  “我带温州人去你那里买房,你在我的报纸上登广告付费。”就是这么一个极为简单的合作过程,催生出了最初的坐大巴集体看房的温州炒房团。此后,这顺理成章成为了一种常规活动,甚至外地各媒体也都纷纷效仿。

  “后来有些温州炒房团的成员,尤其是那些太太团的成员们当中,一些比较有组织能力的,便跨过媒体直接和房地产商联系,自己也成了组织者。”周德文继续讲道,“有些人逐渐打出名气来的,房地产商还会主动来找他们,据称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几万人的庞大看房队伍。”

  与此同时,温州人在地域上也从最初在本市、杭州、上海等地炒房,逐步推广到北京、成都、武汉、天津……用孔帅的话来说,就是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几乎随处都能看到温州炒房团的身影。

  再后来这种趋势蔓延到了国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在迪拜,有些温州人还购买了迪拜塔内的房子。

  “刚开始迪拜塔内的房子不到4万元/平方米,结果后来涨到了16万元/平方米。”周德文告诉记者。

  炒高房价的秘密

  只要是温州炒房团到过的地方,房价肯定会飙升。这几乎成为了世人眼中的一条不二定律。

  温州人首先抬高了本地的房价,这一点也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1998年到2001年,炒房团刚刚兴起的短短三年时间,温州就有大部分民间资本投入到本地房产当中,市区房价迅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全国各地也几无例外,只要有温州炒房团的足迹出现,当地房价几乎很快就会涨声一片。

  那么,温州人究竟是怎么把房价炒高的呢?

  在孔帅看来,房价上涨是有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温州炒房团的一己之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谓温州人炒高了某一城市乃至全国的房价,其实并无依据。

  “中国的房价是被温州炒房团给炒高的,这种说法太过抬举了温州人。”周德文解释说,“温州人购房在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里所占的比例毕竟是有限的,最高峰的时候估计也就是2000亿元左右,这样放到全国范围内,太微不足道了,并不能炒高房价。”

  周德文还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是一块石头,本身没有多大的能量,投进海里顶多是激起个涟漪,最多也就是起到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

  不过,温州炒房团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市场号召力,这一点也得到了孔帅的认同。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此类故事。

  前几年,孔帅带团到无锡去看房,后来发现这批楼盘存在很多问题,并不适合投资,于是并没有人下单。可这时候当地人看到了他们标有温州字眼的大巴车,于是很快就有人现场下单了。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