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抽查突出6大重点 首轮检查结果即将上报
会计处理或有容忍度
记者获悉,核查小组对IPO企业成本的核查,则要求以分析性程序为主,走访、访谈等为分析性程序提供资料支持,留意完工百分比、配比原则。
在核查资金流方面,核查人员则需关注被抽查的IPO企业货款是否来自客户,银行日记账和进账单是否有记录,包括追踪回款情况,查核进账单和银行日记账、对账单等。
此外,还应关注IPO企业的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的真实性及后续核算的合规性,分析是否存在通过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的情况。
“以往IPO在会计处理上,普遍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提前确定收入、延后费用来粉饰业绩。”深圳一名资深保代告诉记者,最近出事的投行不少,于是券商最后的做法是严控风险。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对把假的做成真的项目,监管部门是绝不手软的”,不过在会计处理上,根据重要性原则,应该会有一定的容忍度。
寻求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IPO核查,多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理解并支持监管层的核查,只有狠狠地打击敢于造假和过分包装的企业,市场的风气才能正起来。
据了解,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上述培训会上曾表示,财务检查不可长期为之,但通过本次检查进行反思,寻求长效机制的建立。
“为了这次自查,投行整理了非常详细的核查科目、细项,往后做项目肯定也能用得上。”深圳某分管投行的券商副总裁表示。
记者注意到,4月1日至4月18日,证监会公布的在审名单新增了汇绿园林、微光电子等5家“初审中”企业,在“是否提交财务自查报告”一栏中显示“不适用”。对此,有投行人士猜测,这也许意味着新申报的企业不再需要递交自查报告。
另一位监管部门负责人在培训会上则表示,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是温水煮青蛙,如不改革不整改,不出三年资本市场就会垮掉。IPO重新启动,不按老办法,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该监管部门负责人还提醒,以后只要发现造假,就按绿大地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让怀着侥幸心理的人没法心存侥幸。
(杨庆婉)
相关新闻
更多>>